六个香港人登富士山的故事 “赏登富士”展览山顶特有纪念品

撰文: 颜铭辉
出版:更新:

大家有没有想念富士山?
每年夏季,很多香港人会到日本富士山行山。然而,疫情来袭,两地实施不同的旅游限制及隔离措施,令港人近3年都难以自由地到富士山行山。在2016年登顶的小琳今年举办“赏登富士”的相片及纪念品展,分享6位香港登山客与富士山的故事,希望港人可以透过展览望梅止渴。

小琳展示了陪她登富士山的“金刚杖”。(颜铭辉摄)

策展人小琳今年初萌生念头,希望在夏天举办香港人登富士山的展览。她说:“相信呢段时间,大家都好挂住日本,虽然好多地方都去得但日本未得,唔可以自由行,剩系可以跟团。不如搞下(展览),我觉得系集结嘅力量,一个人嘅故仔未必够powerful(力量),但咁多个人嘅故事集合,都有佢嘅意义。”

小琳分享了自己的登山证书及照片,还有在富士山山顶购买的邮票。(颜铭辉摄)

难忘香港网民鼓励下登山

小琳邀请了5位富士山的登山者,加上她自己,透过展示照片、纪念品及文字,讲述6个香港人登富士山的故事。小琳在2016年到日本旅行,不希望只是一趟“食买玩”的旅程,就独自行须走线上富士山。小琳记得在五合目的登山口时下着微雨,她也难以决定是否继续上行,便在“香港富士山登人”的社交网站群组问意见,结果众香港网友都为她加油,令她坚持行上去。

小琳向记者介绍,她当年在登山口犹豫不决时,就分享了这张五合目的照片到“香港富士山登人”群组问意见。(颜铭辉摄)

小琳在富士山上留了三日两夜,看到壮观的日出,在晴空之下登顶,庆幸当初坚持上山。她感叹:“大自然真系千变万化,你唔上永远唔知上面系点,可能上山落雨,但中途可以出太阳,去到有啲位都会畏高,觉得自己好渺小!”

落山遇香港登山客同行

上山容易落山难,下富士山的是沙石路,很容易滑倒,幸好小琳遇上数名正下山的香港人,厚着面皮请求结伴同行,互相照应地安全经吉田线落到五合目。尽管小琳是孤身一人登富士山,但旅程中都感受到一班志同道合的香港人支持。

小琳叹:“感谢自己冇放弃,我自己登山遇到想放弃嘅时候都冇放弃,做呢个展览都系一样。”

小琳多谢其余5位登山者慷慨分享他们登富士山的故事。(颜铭辉摄)

展览中的其余5位富士山登山者,各有不同的故事。

在户外用品店工作的喀仔,在2005年与太太Sunny一起登富士山,视这次登山为蜜月旅行。

喀仔及Sunny分享他们在2005年登顶的经历。(颜铭辉摄)

“香港富士山登人”谷主Jacky多年来4次登富士山,只有2011年弹丸登山成功,其余3次都无缘登顶。

“香港富士山登人”谷主Jacky在展览中分享的照片及纪念品。(颜铭辉摄)

山中游子的AM在2013年于封山期登富士山,冒大风雨攻顶,相机在拍了三张照后也被雨水打坏,令他在剑峰顶上只留下一张背影照。

Max Wong在2017年组团,得到当地观光旅游局支援,成为首批经“富士山3776线”由海边经新路线上到山顶的香港人。

Max Wong分享了他与团友在富士山顶拉起横额的照片,旁边的小册子有详尽介绍他的心路历程。(颜铭辉摄)
这张横额都有在“赏登富士”展览中展出。(颜铭辉摄)

极地向导Eric Songbill Wong带住冰斧及冰爪,在2018年冬攀白皑皑的富士山;在严寒之中,连背包的饭团也变成冰。

在现场翻开小册子,就能了解更多Eric冬攀富士山的故事。(颜铭辉摄)

小琳十分感谢5人的慷慨分享,她佩服AM的坚持、赞叹Eric的技术、欣赏Jacky一而再登山的热情,也谈到喀仔17年前搜集资料的困难,还很高兴因为是次展览认识了新朋友Max。她说:“好似同佢哋一齐行嘅感觉,好温暖,同佢哋一齐经历咁样。”

展览除了有简介富士山登山路线及照片外,还有不同的富士山的纪念品,例如不同年代的登山证书、金刚杖、邮票、明信片。

小琳表示展览中很多纪念品都是富士山山顶限定的产品。(颜铭辉摄)

被问到富士山有什么魔力,吸引到那么多香港人去攀登时,小琳说:“大家一谂起日本就会谂起富士山,系一个象征,𠵱家都有好多富士山嘅产品,大家都好情迷。”

“大家会觉得(富士)山系一个地标,就好似大家讲起香港就谂起狮子山。”

“赏登富士” 相片及纪念品展详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9月11日
地址:观塘兴业街15号中美中心B座202 JoyeeWalker 户外用品专门店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日 12:00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