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普及缓慢 前港队代表开办训练学院 幼儿教育切入培养后进

撰文: 杨宇翘
出版:更新:

香港手球,在芸芸的球类运动中,普及性似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若要在弹丸之地,分配到完全充分的资源去发展,对于非精英项目可谓天方夜谭。惟要力争上游扩大基层,一众被标签非精英的项目,还是靠“自己”,就如前香港手球队代表湛永基、叶仕仁及袁卡尔一样。

“好老实,我们是中学才接触手球”,湛永基(湛sir)直言中学阶段透过体育堂接触手球。旁边的叶仕仁(叶sir)皆是,如非中学老师的影响亦未必投身手球:“那时候中学的体育老师刚好是教手球青年军,在首次体育堂他就让我们参与手球了;中学生通常足、篮、手也试试,但手球竞争相对细,所以最后选择了它。”

湛sir开办手球学校训练学院(StarZ Handball Academy) 培养后进。(杨宇翘摄)

手球1970年引入香港,两年后第一届全港男女子手球联赛正式成立,时至今日不少中学已引入此项目推广。不过在学界参赛学校数目一栏,对比起篮球、足球、排球,手球的参与度完全比下去。

以2018至19年度为例,在港岛及九龙地域篮球项目一共分为3个组别,男女子合计106间学校参赛;足球项目3个组别则只有男子赛,但已录167间参赛学校;排球男女子3个组别达220所参赛学校。反之,手球分男子2组别及女子组别,合计只有40间参赛学校。

香港手球“起跑”比较迟,提早让小朋友接触有助整体发展。(杨宇翘摄)

从数字上可见,要在手球圈突围而出,机率理当较大。就手球参赛学校可见,发展仍在“普及化”努力,若要递升至“精英化”阶段,先得扩大基数。

“要从小发展,幼儿教育”,因此湛sir决议开办手球学校训练学院(StarZ Handball Academy) 培养后进。湛Sir说续解释:“从现实层面看,要令家长让儿女参与,手球需要一些诱因,例如某某名校有手球队,是一个动力去参与;但我们关注的非这部分,手球在香港未普及,很多父母不熟运动但也会听过NBA、曼联、女排大奖赛,至于手球联赛呢?外国职业球员年薪多少?他们不懂,因为不知道手球的存在,所以我们要把它‘入屋’。”

叶仕仁(左起)湛永基及袁卡尔同为前香港手球队代表。(杨宇翘摄)

的确要接近“精英化”阶段,提早让小朋友接触有助整体发展,为香港女子队总教练的叶sir表示,香港手球“起跑”的确比较迟。“我们比较输蚀”,叶sir说道,“其他国家的大概5、6岁接触手球,但就我们为例,中学阶段才开始,那若10年的距离就代表我们与其他国家水平差距。”

为香港女子队总教练的叶sir表示,香港球员大多在中学阶段才接触手球,因此比较输蚀。(杨宇翘摄)
+5

不过话虽如此,香港手球的海外赛表现绝不失礼。香港女子手球队9月出战亚洲锦标赛,纵使最终面对乌兹别克以25:28落败,仅无缘以第5取得世锦赛入场券,但作为非精英项目,球员甚至要向公司请假4至5星期,众将能取得亚洲前6,已经非常难得。

香港女子手球队9月出战亚洲锦标赛,仅无缘以第5取得世锦赛入场券。(Asian Handball Federation facebook)

同为港女队教练之一的袁卡尔也透露,此行一直碰上阻滞,最终成绩绝对收货:“本身赛事是8月举行,然后改到9月,令大家为隔离几日苦恼?如去韩国隔14日,但后来移师约旦就要21日,公司会派假吗?种种问题,令备战有少少影响。”最终顺利出队,第6的成绩也记载球员的无限付出。

袁卡尔教练认为9月女队在亚锦赛第6的成绩,记载球员的无限付出。(杨宇翘摄)

当然要进一步踏足“精英化”阶段,资源配套紧绌的延伸问题先得改善,就如各大“非精英项目”一样,手球亦面对场地、暴光率低等难处。惟要在被动支援下,突跳“精英化”阶段并不现实。“要先‘入屋’”,湛sir强调现阶段香港手球最需要参与人口,“如果10个有1个玩手球,20个有2个、30个有3个......那我们就扩大底数。”

的确积少成多是办法之一,而对于手球,甚至各大普及中的运动,青训是社区推广的最佳切入点。

“要从小发展,幼儿教育”,是湛sir开办手球学校训练学院(StarZ Handball Academy) 的目标。(杨宇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