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林专访|从痛苦走来的成功法则 只有挨过才学懂谷底反弹

撰文: 李思咏
出版:更新:

西班牙马略卡岛拿度网球学院训练旁边的Manacor Tennis Club,是拿度第一次握起球拍打网球的地方。看着那片普通不过的网球场,身在学院的黄泽林(Coleman Wong)知道,球坛上每颗明星,都是从平凡的起点踽踽独行。
这条道路时有惊喜,就像2025年3月的迈亚密大师赛,他以世界排名182的身份爆冷击败世界排名14的主场球手舒尔顿(Ben Shelton),爆冷杀入32强,然而惊喜背后,更多是怀疑、痛苦、伤心、失望,“相信自己真系好难”。
从小城市走进大世界,当中充满辛酸苦涩,“要输过、喊过、伤心过,然后pick up自己,从谷底反弹”,成功必从挫折中炼成,只有打开心眼,方能百折不屈。
摄影:卢翊铭 短片:杨凯力

黄泽林在迈亚密大师赛后返港一周,抽空接受本地传媒专访。(卢翊铭摄)

2025年3月,黄泽林杀入ATP 1000级赛事迈亚密大师赛32强,虽然未能越过澳大利亚球手阿当禾顿(Adam Walton)一关,但64强力克世界排名14的舒尔顿,成为转打全职成年组两年以来最精彩一役,“黄泽林Coleman Wong”迅即登上Google热搜,他令香港人知道,我城虽小,却能产出勇闯世界的网球手。

“都系𠮶句,Unreal。但我尽量话畀自己知:我系得,我系可以。”趁着返港一周,黄泽林在远赴欧洲展开泥地赛季前,抽空接受本地传媒专访,经过十天以来的沉淀与消化,他依然对佳绩感觉不真实:“但教练告诉我,赢输只是一时的结果,我们要清楚当下的目标,是做好脚步、是做好上网、是做好开波,最重要是尽力去做。”问他相信自己是否很难,“梗系难啦!”Coleman斩钉截铁,尤如一记清脆的直线抽击。

黄泽林说,教练要他这个星期“与网球绝缘”,好好休息。(卢翊铭摄)
黄泽林在迈亚密大师赛的神勇表现,证明香港一样能够产出优秀网球员。(Getty Images)

的确,在世界级球手本就不多的香港,决意走进像拿度、祖高域、费达拿那样的全职世界,Coleman回想过去,也不知为何小时候那个胖嘟嘟的自己,会以大满贯锦标为目标。从初执球拍到ITF青少年赛、以至今年第二年转打ATP成年组,他自言像“摸黑”一般,一路走来“濑过好多次嘢,输咗好多次”,特别是去年世界排名由最高的128跌到180以外,他也无数次怀疑自己,“其实好多次对自己失望,跌到谷底仍然不断输波,但世界就是这样困难,没有人会可怜你,你要pick up自己,从中学习,从谷底反弹”,“像我现在世界排名170,我要想的是,只得160多名球手在我面前,而不是我比别人排得后”。

“其实好多次对自己失望,跌到谷底仍然不断输波,但世界就是这样困难,没有人会可怜你,你要pick up自己,从谷底反弹。”这是黄泽林的成功法则。(卢翊铭摄)

“香港网球系得㗎”是黄泽林击败舒尔顿后的感言,他强调自己不是拓荒者,毕竟过去不少香港球手都在努力,不应抹煞前人的付出,但他也寄语后来者:“世界好大,不能只困在香港和亚洲,要去更多地方训练和比赛。”他直言过去做错不少决定,譬如没有早点到欧美训练,毕竟其他国家球员多,有更多活生生的目标让自己追寻,以致今天出外比赛,偶尔被其他对手瞧不起,所以他特别感激教练阿林比 (James Allemby):“我们经历了很多,他由我一个细路仔、青少年,到现在击败世界头15球手,我们都‘揽住喊’。很多细节我们都想做好,但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到,挨了很多年。”Coleman说到此处,眼眶红了一圈。

谈到未来目标,即将展开的泥地赛季、更长远的世界排名头100,甚至大满贯,谁都可以琅琅上口,但如Coleman所言,“输过、喊过、伤心过”,一路走来,只有挨过,方能在无止境的网球路上继续前行,“记住自己为什么要打网球,我走我路,我的时机终会来临”。

“记住自己为什么要打网球,我走我路,我的时机终会来临。”黄泽林,值得香港人期待。(卢翊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