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篮球场及足球场重开 入场前须用“安心出行”或登记资料
随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今日宣布,将于2月19日星期五重开更多体育康乐设施,包括室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不过,公众泳滩、公众游泳池及贝澳营地仍继续关闭。
重开的康乐设施包括体育馆、香港壁球中心/独立壁球场、乒乓球中心、香港单车馆、伊利沙伯体育馆等的室内设施(儿童游戏室除外)、运动场(用作田径活动)、棋台、露天剧场(只供个人休憩活动使用)、极限运动场、滑板场、滚轴溜冰场、模型车场、模型船池、绳网阵、交通安全城、水上活动中心、足球场、曲棍球场、板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手球场、投球场、滚轴曲棍球场等。
使用者进入体育处所前,必须利用智能电话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或登记姓名、联络电话、到访的日期及时间,以便在出现确诊个案时进行接触者追踪。如选择登记个人资料,由于登记程序需时,请预早到达,以免延误用场时间。
据《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对相关运动设施人数上限的最新规定,每组不得超过4人;就队际运动项目而言,每个场地或球场于任何时间进行比赛或对赛训练时的球员及裁判人数上限,应遵照相关队际运动的比赛规则。
换言之,不计裁判的话,11人足球场上可以最多有22人同时使用,而篮球场就最多有10名球员在场上。
室内场打篮球要戴口罩
康文署发言人还说:“市民除了在户外运动,或在与其他小组保持1.5米距离的情况下在室内运动时,才可豁免佩戴口罩(不适用于教练/工作人员及超过4人的训练小组、课堂或队际运动)。”
以字面理解,在户外的足球场、篮球场(俗称街场)踢波打波时,可以选择不戴口罩。
羽毛球、乒乓球及壁球双打没有超过4人。如果在康文署的室内体育馆打羽毛球、乒乓球或壁球,而且与其他小组保持1.5米距离,可以选择不戴口罩。
篮球及排球是队际运动,参与人数多于4人,如果在康文署的室内体育馆打篮球或排球,就需要戴口罩。不过,如果有人在室内体育馆2打2打篮球或排球,相信可获豁免戴口罩。
市民可于2月18日(星期四)开始,使用康体通在网上或经已重开场地的订场柜台及自助服务站、分区康乐事务办事处的订场柜台预订上述重开的收费设施;而设于上述重开场地的康体通订场柜台及自助服务站,则于设施重开当日,即2月19日同步恢复预订服务。为避免网络繁忙,康体通预订系统于2月18日将提供预订4天内可供预订的收费设施,2月19日起则可预订7天内的收费设施。
政府已经于2月9日起有条件重开“部分涉及较少身体接触的活动的户外运动场所”:
部分设施及体育馆仍未开放
不过,部分康乐设施亦将继续关闭,直至另外通知,包括公众泳滩、公众游泳池、儿童游乐设施、烧烤场、室内儿童游戏室、贝澳营地。
另外,部分康文署场地将继续暂停开放以用作防疫用途,包括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石塘咀体育馆、西湾河体育馆、鸭脷洲体育馆、黄竹坑体育馆、土瓜湾体育馆、晓光街体育馆、九龙湾体育馆、牛头角道体育馆、荔枝角公园体育馆、彩虹道羽毛球中心、摩士公园体育馆、界限街体育馆(一号及二号)、官涌体育馆、林士德体育馆、龙琛路体育馆、将军澳体育馆、源禾路体育馆、马鞍山体育馆、大埔墟体育馆、太和体育馆、荃景围体育馆、蕙荃体育馆、友爱体育馆、元朗体育馆、天晖路体育馆。
同场加映:疫下跑步有什么要注意?
💡💡同场加映,10个运动前热身注意事项💡💡
消防处拍片,教你戴口罩跑步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