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wong行山故事1|半月板重创拒换关节 刻苦训练再行环湖出咀

撰文: 颜铭辉
出版:更新:

说起K Kwong是何许人,有人会记得他是化学博士,曾是中学理科生必报的补习天王;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去年摇身变成催泪弹KOL,近期再成为检测口罩的专家。在科学生涯以外,其实K Kwong还是一名行山及摄影发烧友,拥有近半世纪远足经验,退休后更成为行山队领队,带领山友寻访香港的奇山异水。

K Kwong由出世起已经与山结缘,他的中文名叫邝士山,士山这个名字正来自日本名山富士山。他解释:“我爸很钟意山,好像我那么顽皮,就用山名来为儿子改名。”

喜欢行山的K Kwong带记者去看西贡的破边洲。(颜铭辉摄)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行山前先睇路线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订阅01体育Youtube频道,了解更多行山及体坛资讯🏃🏾‍♀

K Kwong行山的10件装备(按图放大):

+5

家住钻石山爱通山跑

他小时候居于钻石山大磡村的大观园,“那个地方算是郊外,有条大溪,有个出名的地方叫大观园片场,后来被人叫‘东方荷里活’,拍了很多电影,后来那个地方变了地铁站,就做了荷里活广场。我孩童时候,那里有河及瀑布,可以周围玩,几过瘾!”

K Kwong少年时最喜欢通山跑,“主要是顽皮,无所事事,就上山行,还会上山捉东西去卖,例如捉草蜢去卖。没有生果食的话,就在山边摘山稔。以前没有工具及装备,你行来行去都是慈云山及沙田,这些地方最容易去到。”但他补充,试过有次朝早在新浦岗出发,晚上行到去鹿颈,“行到营地,脚都快断,行了几十公里。小时候,你被人赶住行,而且不服输,还有大胆。”

K Kwong与捡猪湾后的“香港之心”自拍。(颜铭辉摄)

“我少年时都没有电筒,黑泥白石光水氹,只是背了这些口诀。我小时候是丧的、癫的。还有件事现时的人是不够胆做的,就是饮山坑水,我们不是饮河流入面那些水,而是饮石隙流出来的,其实几好饮。”访问当日,经过万宜水库东坝那些渗水出来的六角柱石,他跃跃欲试,但后来觉得柱石有倒塌危机,才没有行近喝一口。

长大后跟行山队四处探索

“后来长大了,你有钱可以去买装备及书,还有钱去跟队,我就跟山海之友去行,愈行愈有兴趣。”山海之友是一支本地旅行队,由香港远足泰斗李君毅所创立,每周带山友游览不同的山水名胜。

K Kwong由细到大都喜欢通山走,特别退休之后,他有很多时间行山。(颜铭辉摄)

K Kwong续说:“我真真正正第一年行山是70年代,72、73年左右。那时不是专业的,我带住个金属水壶,穿对白饭鱼、白布鞋就去行。”跟行山队上山后,他开始接触有系统的山野知识,并踏足很多美丽的郊外地方。

觉得郊外就是屋企

“第一次上凤凰山看日出,其实不是日出得很靓,但第一次上去看,觉得很惊讶,之后就觉得没什么特别。现在看过很多次,通常都不靓,因为你会见到很多云,很少可以见到个波波(太阳)从水平面上升上来。”

跟队十几廿年之后,行过很多路线,累积了不少经验及山野知识,他在90年代中不再跟队,独自探索。K Kwong说:“开始识得看天气,这很重要,会安全一点,知道几时要走,难点出事。我喜欢看天气,信心大了,去到一个阶段,觉得郊外就是家。”除了天气外,他还从行山队的前辈中,学识看地图,“都要有人教,读书读不到的,你要拿住幅地图去问人。”

比起验口罩,K Kwong更喜欢去行山,亲亲大自然。(颜铭辉摄)

由山野小顽童,随年月变成老顽童,K Kwong表示在不同的年纪,对山的感受也不同,他说:“小时候,山是我赚到钱的地方,捉到鱼、蝾螈、金丝猫、草蜢,摘到油柑子,我会拿去卖。你会觉得山上有很多资源给我去取用。后来就不是,山是令我开心的地方,因为我不用靠个方法去揾钱。不过,真正enjoy(享受)是退休之后,退休后有很多时间。”

退休后真正享受行山

在2012年,K Kwong逐渐从补习名师的岗位上退下来,拿起相机及行山杖,更多走到山野。退休后,他试过在西贡捡猪湾对面的山头上,由朝等到晚,只是为了欣赏最美的“香港之心”。捡猪湾后的山崖上,有个心形凹位,遇上合适的阳光角度,就会映出一个心形的阴影。

K Kwong有次在这里等了一日,就是为了看最美的“香港之心”。(颜铭辉摄)

“开头会觉得很闷,但呆下望下,其实都几得意,见到颜色不断变。最初目的是为了等,但后来发现你的目的是为了融入大自然。很容易知道自己是否融入去,去到一个阶段,你不知道自己很热,完全不为意滴汗。很快就过了一日。”K Kwong顿一顿,笑言:“当然你要告诉家人,否则他们以为你失踪。”

访问当日,他带记者从万宜水库东坝走上山头,计好时间,看完破边洲后,回头观赏“香港之心”。根据他的丰富经验,在夏天的时候,大约下午两时,就是最美的时刻。他说冬天的阳光角度不对,是看不到的,一定要夏天来看。

K Kwong最喜欢探游香港山野,此处是“黄牛石城”的石天窗。(由受访者提供)

K Kwong行山的惊险故事:

行罾棚角咀差点跌死

K Kwong喜欢寻找奇山异水,踏足冷门崎岖的路线,经历过不少生死一线的惊险时刻。他说:“我自己最危险的一次是罾棚角咀,要落去浪茄仔,途中经过一道斜度有70度的崖壁。大概四五层楼高,其实不太难,有充足手脚位,我都爬过很多次。非常不幸地,那次我爬的时候,我捉住一块石,但那块石松脱,我连人带石跌出去。”

“但我即刻爬到回去,否则我会跌3层楼高。那次很惊,落去了之后,我跟队友说回程不要再行这条路。有人见到我这一幕,他说:‘怪不得你刚才好像变魔术,飞了出去,又飞回入来。’我就说差点死了。”

K Kwong行得很快,一马当先就去带路。(颜铭辉摄)

讲到行山中伏的经历,K Kwong说之不尽,他续道:“真正出事那次是断脚,在吊灯笼东脊落山,我记得那天是阴天,落过大雨。那面是泥坡,快落到底,我一踩落去,泥坡就碎了,我滑落山,双脚一字马,只脚‘啪’一声。”

落吊灯笼膝部重伤

拥有数十年行山经验,那时K Kwong仍十分冷静,冷静到甚至有点轻视自己的伤势,“我第一时间找绷带、压力带包住只脚,再拿行山杖出来用,扎住继续行,行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大问题。我以为没事,再行5公里,其实脚入面已经全部烂了。”

“突然间,双脚用不到力,又很痛。我剪开条压力带,一望吓到傻了!只脚肿了,肿到是原本的一倍,完全动不到,我知道应该断了脚,积了很多瘀血。”K Kwong叫队友跑上山,找个接收到讯号的地方报警。水警赶到,也不敢运送他,要另外再叫医疗船入来,可见其伤势之严重。

K Kwong笑谈他的行山中伏经历,其中伤得最重的是一次行吊灯笼,右膝半月板重创。(颜铭辉摄)

这宗意外亦见到K Kwong在行山界及学界都桃李满门,由医疗船的救护员,到急症室的护士,甚至骨科医生,不是跟他行山,就是他的学生。K Kwong脸带笑容,以轻松的语气,与记者分享那次恐怖脚伤的经历,他笑言:“医生都是我学生,医生来到又跟我说:‘阿sir,你不用怕。’但他一望就说:‘阿sir,你好似烂了半月板,很严重,要叫师父来看看。’”

“他师父来到,他不是我学生,年纪很大,但他说:‘阿sir,你不用怕。我老婆是你学生。’他看完表示很严重,要留医。我都知道没可能不用留医,我痛到不断冒冷汗,汗水全部是冷的,我说很冻,但他又没有给我止痛药。”留院冰敷一晚后,K Kwong觉得伤势好转,可以落地行,就拒绝医生建议,翌日自行签纸出院,“出院之后还继续去行山,我都不知有多严重。”

自从膝伤后,K Kwong行山就一定会带一对行山杖。他笑言行山杖已成为他手臂的伸延。(颜铭辉摄)

医生认为他难以再行山

之后,K Kwong去私家医院检查,发现右膝伤势严重,要多次抽脓,3个月后接受微创手术,清理发炎组织及碎骨。他叹道:“做完微创之后,医生跟我说,这次手术挨到一年半载,之后要去换关节。那是我人生中很低落的日子,我看过的所有医生,都跟我说:‘阿sir,你只脚不行了!没有其他办法!’这样受伤,通常只得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整个关节换。”

K Kwong指一指自己的右脚,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但我到现在都没有换,离那个微创手术已经6年了。”他记得受伤之后,人人都认为他要收山,无法再行山,但行山是他的最大兴趣,绝不能放弃。

K Kwong到访青山腹地的猪仔石。(由受访者提供摄)

“物理治疗师跟我说:‘你以后行不到,你想也别想行山,你可以行到平地已经要很开心。’我说要行到山;他说没有可能:‘你行5公里都行不到。’之后,我被物理治疗师一直训练,头尾训练了半年,最后我可以‘环湖出咀摸鬼手’。”说罢露出个自豪的样子。

【K Kwong环湖出咀摸鬼手】

环湖出咀是远足界的长途路线,又被称为“考牌路线”,绕船湾淡水湖,行到黄竹角咀,观赏那里海边的景点鬼手岩,来回超过30公里。作为一个喜欢行山的人,在大伤后仍能行到这条路线,相信触摸“鬼手”的一刻,K Kwong肯定十分激动。

行山前一晚要服用止痛药

虽然行到,但不代表没有问题,他说:“真的可以行到,但是挨的,一路行都痛!”

这6年来,旧患的痛楚虽有好转,一直没有停。每次行山前,K Kwong都要早一晚食止痛药,这次行山访问也不例外。

虽然膝部重创,但K Kwong一直没有接受换关节手术。(颜铭辉摄)

坐在石上的K Kwong指一指他的右膝说:“我只脚曲到这样(大腿小腿成90度),就不可以再曲,再屈曲就很痛。以前常去青山腹地,很多地方可以爬,还有这里花山下面、万柱海岸那些,现在都不可能去。那些位置要爬上爬落,要大步跨,又要屈得多。”

年纪不少,脚部受过重伤,还通山跑、周围去,难道家人不担心吗?K Kwong说:“家人都惊,会生气。”

以下这番话,相信他的家人听过后,可能更加担忧,但既然他说得出,记者就照写出来。他续说:“我跟个喜欢独个儿行山的朋友讲,touch wood,行山可以在山上死,也是一项荣耀。因为你喜欢那些地方,那就在那里死。”

虽然膝部受过重伤,但少许攀爬,还是难不到K Kwong。(颜铭辉摄)

跟K Kwong在山头上等到下午两时,捡猪湾后的崖壁,确实出现了一个很完整的心形阴影。他表示见过很多次,今次没有带专业的相机上来,“不一定要影相,见到美丽的东西,望到都开心。”随心形阴影愈来愈明显,他都忍不住拿出手提电话,先影景,再自拍,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

上到山会忘记所有问题

在山上,K Kwong任何时候都很自在,太阳晒不怕,落雨淋也不怕。他说:“我很喜欢大自然,你会忘我。忘我的意思是道家境界,人及大自然融为一体,不记得你是要上班、周身债,你上到山忘记了所有问题。”

“当你发现在山上完全没有问题时,那你就知道,这里是屋企。”

K Kwong觉得大自然就像家一样,在山上感到自在舒适。(颜铭辉摄)

后记:

访问后一个月,K Kwong在8月初透过社交网站表示,膝部情况恶化,看来快到极限。他表示关节不动十几分钟的话就像锁死了,再活动的话会“啪”一声及很痛,晚上难以熟睡。

他在8月2日到油麻地买生果,途中更痛到行不到路,很辛苦才回到家,到8月3日没有好转,行一会儿已经很痛。不过,他最后写:“暂时未有投降念头,keep fighting。永不投降!山就系家!”

到8月底,他的旧患没有好转,他昨日表示:“呢几日只脚真系太痛,晚晚瞓几十分钟一转身就痛醒。”

夏天行山必备12件小物(按图放大):

+7

看图比较消委会测试的15款Sports Bra:

+10

看图比较消委会测试的15款运动上衣:

+10

跟人行山,出发前不要只问“难度几多粒星”,要识问这8条问题:

+3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礼仪:

+11

教你用“GPS远足留踪”服务:

+9

建议放入背囊的行山装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