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世界羽联专访羽球摄影总监 谁是大师一生中最爱?
在相机观景窗(View Finder)后默默观察,有时记录下文字难以表现的意象,却是无人知晓的辛酸。
世界羽联(BWF)上周发布了摄影资历长达20年的摄影总监沙薛特(Rapahel Sachetat)专访影片,细说透过观景窗看到的赛场上热血时刻,并大谈哪位选手是最佳摄影对象。
文字记者与摄影师唇齿相依,记者笔下的故事再精彩,也要靠摄记的摄像表达出来。然而,隔著观景窗喀嚓喀嚓记录下一个个情感瞬间的摄记,却常被低估捕捉秒速之间的辛酸。羽毛球场上,选手的一打一击都相当迅速且难以捉摸,“中Fo”、“有波”、把球手的爆发力和情绪于转瞬间把经典画面留存起来,对场上摄影师绝非易事。
专业摄影不只是随心按下快门自我满足,体育摄影对摄影师的拍摄技术要求很高,不仅要熟练操作相机,在不同环境中应对自如,还得了解该项运动、观察赛场、作好预判,在绝佳瞬间出现的前一刻按下快门。为了完整记录羽毛球这速度化的赛事,沙薛特搭配长焦及超长焦镜头,活用快门速度,精准捕捉赛事的精彩瞬间。
与时间竞赛 “很大压力,却很有趣”
在前线冲锋的不只是记者,“作为摄影师,我习惯会提早一小时到赛场准备,整理器材及到摄影区占好位置。”不只是在节奏快速且激烈的比赛中转换镜头按准快门,在比赛边进行、边上传相片,也是摄记的挑战,“我们习惯在比赛与比赛之间传相,有时紧急下还可能要在比赛中开电脑拣相、执相,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场上状况,有突发或想要的画面时还得即时拿起相机拍下来。”战鼓一响后便是连续不停7、8场的赛事,对于争分夺秒的工作,“虽然有时感到颇大压力,但还是很有趣的工作。”
首访成名前的“超级丹” 成All-time Favourite
拍摄比赛有别于硬照、人像摄影,不用在摄影棚营造雰围,也没有空间让摄影师与运动员互动,场上摄记仅能设法抓住某些瞬间。摄影与人物连结并发的火花再动人,摄记也得先是一个非常擅长“说故事”的人。
原先为采访记者的沙薛特,总能捕捉并拍下球员的情绪,他谈到自己最喜爱的球员,是前世界“一哥”、有“超级丹”之称的中国好手林丹。“他是最棒的球员,相信许多人也都这样认为。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访问林丹的记者之一,当时的林丹还很‘baby’(稚嫩)又害羞,现在的他已成为了球场上最闪耀的星星,奋力在场上奋斗。”
追求一瞬间的真情流露
对现场画面有所追求的沙薛特,他想拍下球员面对镜头的表情、肢体动作,这些都是一瞬间的真情流露。沙薛特说道:“我很喜欢看到球员在场上展现情绪,特别是在比赛结束时的真情流露。”他特别提到中华台北名将周天成,指“小天”总是很好拍,“因为他在比赛结束时展现的风格很棒,世界第一的戴资颖与泰国女将拉查诺,两人也是在赢球时会向摄影师展现自己情绪的球员。”而男单世界排名第3的安赛龙,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也让他相当好拍摄。
沙薛特镜头下的激情瞬间 按图放大
藏在观景窗后捕捉那1/100秒之间的情感爆发,有时是文字记录难以表现的意象。在羽毛球界工作长达20年的这位摄影总监,同时见证球手们的成长,除了赛场上的教练、队友,大概摄记也是球员的亲密战友,在镜头后感受球员的喜怒,“球员对彼此以及工作人员都相当友善,我感觉像是在一个大家庭般,这也让我在加入了羽毛球摄影师会后,难以转换到其他运动。”
文字记者对图像其实亦有所要求,期望完成的稿件能配上一张有构图、有故事、触动人心的“大相”,而不只是“中Fo”而已。世界羽联一季有多达27场世巡赛,未能随队采访的香港记者,都会到官网或等羽总“发相”,可是有时也避不过质素参差、拣相拣到躁的时候。
“Photo Credit:Rapahel Sachetat”,这才重新发现,往常经常在高质照片后写下图片来源、却又没记住的这位摄影师。
01体育不可或缺的摄记力量 羽毛球港将热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