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民安队】承诺一小时内出动救人 曾被问“点解咁耐先到”
除了消防及飞行服务队会出动处理行山意外,民安队的“红衣飞虎”山岭搜救中队亦可能应邀参与救援行动。在民安队的“登山远足安全大使课程”上,几位山岭搜救中队的成员,向参加者简介执勤的情况,并澄清一小时服务承诺并非一小时内到场,而是一小时内出动。
在民安队的网站上,列明山岭搜救中队有一小时服务承诺,有人误解民安队会在一小时内到达事发现场,但山岭搜救训练办公室高级小队长陈家民澄清:“我们基本上全部都是志愿者,用工余时间服务社会。我们承诺,收到政府部门的要求后,一个钟内出车,赶往现场。”
“登山远足安全大使课程”系列报道:
周末假日会于飞行服务队总部候命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一个小时内去到现场!”陈家民续解释:“我由家中或公司赶到总部换衫上车,这是一个小时内完成。但你记住,我去救你,如果你行了四小时,理论上我都要行四小时才找到你。不要以为我一个钟头来到救你!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行一小时就找到你,不如你自己行一小时落山。”
在闲日的任务,山岭搜救中队的成员要时间集合出动,但在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的日间,则会有山岭搜救中队候命,不用一小时就能出动救人。陈家民介绍:“我们会有12人在飞行服务队的总部当值,根据飞行服务队的要求,看看要不要我们跟上直升机帮手;还有12个队员就会在我们渡华路的民安队总部候命,如果还有其他个案要我们出动,就会派总部这班。”
陈家民难忘双龙石涧拯救行动
陈家民记得一次随飞行服务队出动,到大屿山双龙石涧救人。当时,飞行医生称无法落机救人,要由山岭搜救中队落涧。陈家民忆述:“落机后,要游绳下降,我条60米绳落到尾,才刚刚到伤者身边。我们一路落,一路会想他那些部位会受到撞击,可能出现什么症状,最坏打算又会怎样。”
那名失足下跌几十米的伤者伤势严重,陈家民指他头颅中间割开4吋,七孔流血,“一定有颅底骨折”,有只眼肿如鸡蛋般。他说:“我摸不到他的脉搏,用SPO2机夹他的时候,发现他还有心跳,就尽快叫直升机来吊走他。用了半小时,我们将他搬上一个坡位,让直升机强行将他吊走。”
陈家民表示这次拯救十分难忘,因为相当惊险,他叹道:“机师都说,如果当时有侧风,架机一定炒,都很冒险去做。最后,救得到那个人。”相信就是这份拯救生命的满足感及使命感,令山岭搜救中队的队员在工余时间辛劳涉险。
不是每次山岭搜救中队出动都会乘搭直升机来回现场,有时他们要自行想办法上落山。陈家民说:“要得我们出去,有时代表直升机飞不到去,或者直升机放低我们之后,它要去做其他事,之后全程由我们四兄弟自己处理。”山野上地形复杂多变,所以寻找求救者往往不简单。山岭搜救中队小队长唐德伟也说:“快则几个钟找到,慢则可能要找到天光。”
曾被问“点解咁耐先到?”
山岭搜救中队辛辛苦苦上山,庆幸找到求救者,但有时迎接他们的并非感激及多谢,而是无辜地被骂得一脸屁。陈家民说:“有些人真的很有趣,会问我们:‘为何那么久才来到?’我答她:‘小姐,你在凤凰山!我们都要时间行上来。’对方就说:‘你们不是坐直升机来吗?’我答:‘如果直升机来到,就已经吊走你;正正是直升机来不到,我们才行上来擡你落山。’你可能觉得是笑话,但在现实上,我们经常面对,再严重的,会有人用粗口闹你。”
被擡落山后肯定周身骨痛
有些行山客会笑言,行到累了,不如坐直升机离开,或者叫救援人员上山擡他下山。唐德伟提提大家,不但擡人的辛苦,被擡的也十分难受,落到山都肯定会周身骨痛。他说:“我们用的不是软垫,只是普通的担架。一条山路,我们十几二十个人轮流擡你落山,肯定很颠簸。我们辛苦之余,被擡的人都一定不好受,腰骨、颈都一定会痛。”
陈家民也说:“我上山救你,其实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你。你中暑好,受伤也好,痛的是你,我只是尽能力上山,再将你带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