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公社】热刺利物浦会师欧联 从他说起引援与成本控制
说到欧联决赛双雄:热刺和利物浦之间的连系,必定要谈一谈高莫利(Damien Comolli)。Moneyball模式在英超兴起,甚至两军组军策略,跟这位曾经任职球探和两队体育总监的法国人,不无关系。
撰文:高俊贤@运动公社
高莫利在2010年11月由圣伊天跳槽到利物浦。在此之前,他曾经在热刺任职足球总监长达三年(2005至2008年),并引入多名具潜质小将如加里夫巴尔、侯顿(Alan Hutton)、奇云保定、杜斯山度士(Giovani dos Santos)、泰拉拔(Adel Taarabt)等。此外,贝碧托夫、摩迪、哥路卡和柏夫路真高等球员的收购谈判,都由高莫利负责。
高莫利精于收集和利用球员的数据方法,并且和moneyball模式创始人Billy Beane有密切交流。想当初,Billy Beane以经理身分营运奥克兰运动家(Oakland Athletics),亦是以有限的班费,结合科学数据分析的策略,引入廉价新秀,并与其他豪门球队抗衡。两人惺惺相惜,加上波士顿红袜(Boston Red Sox)及利物浦老板亨利(John Henry)营运理念相近。亨利为利物浦招聘足球总监时,也征求过Billy Beane的意见,于是便聘来了高莫利。当时高莫利的工作目标,就是改善红军的收支平衡、为欧洲足协的财政公平竞技条例(当时被称作FFP)做好准备,以及沿用moneyball模式,招揽海外有潜力的球员和本土新秀。
当然,对红军球迷来说,高莫利的收购令他们嗤之以鼻。除了苏亚雷斯、轩达臣、安历基,其他收购如查理阿当、唐宁、当尼,都未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破英格兰球员转会费纪录签下的卡路尔(Andy Carroll),更谈不上成功。他也抱怨过,重视本土球员的方针是时任领队杜格利殊跟FSG一手促成的,根本有违他的原意。
但是,高莫利绝非一无是处,至少他曾经促成热刺签下巴尔,以及利物浦收购苏亚雷斯。尤其苏亚雷斯,是经过高莫利麾下首席球探Steve Hitchen的反复考察。而Steve Hitchen现已是热刺的首席球探。而且,人亡不见得政息,高莫利一去之后,曾经有大量声音质疑过moneyball在英式足球的成效。不过,moneyball的两大方向:球员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已经在球探工作里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精密的成本控制及球员效益计算,亦是衡量精英球会管理绩效的关键环节。
高莫利负责为热刺收购的球员,让热刺开始从中游分子闯入前列:(点图放大)
姑且拾人牙慧一下。李声扬在他的《英超人工性价比》文章里,计算联赛总分和球员薪酬的效费比,显出红军和热刺的管理能力。利物浦之难得,在于中轴线引援的效益远高于欧洲群雄;热刺之难得,在于平均一队球员薪酬支出略高于爱华顿、韦斯咸,但仍能保持前四席位和跻身欧联决赛(而且连续两个夏季转会市场没有投入)。
即使周末晚上任何一队失落欧联冠军,但是他们在球会管理的工作上的成效远超预期,这足以教某些沉沦中衰的豪门汗颜了。
运动公社介绍︰发布和讨论有关运动与政治/社会/经济的议题
运动从来不是场上较技那么简单。运动公社关注的,是运动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和与运动相关的种种不公
【注: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场;译名由作者提供;标题为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