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香港队的罕见入籍兵 何华星从狭小空间寻找大世界
香港棒球员何华星,全名Matthew Holliday,美中混血,香港出生,自小持美国护照,近年转成特区护照,是香港棒球队罕有的“入籍兵”。回想去年雅加达亚运,他在劲敌韩国职投手上打出全垒打,我们就决定采访他。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键字,何华星的关键字就是“矛盾”。
“香港棒球发展或许不利我,但亦因为香港棒球,我才能在大舞台演出。”
摄影:罗君豪
“Pikachu、Pikachu、Pikachu”,晚上晒草湾棒球场,总会听到人喊“比卡超”,原来他们在叫何华星,虽然我不知道这花名从何来,但只要看见过华星的练习,大家都可以理解,身形肥厚但转身动作犹如比卡超的“铁尾绝招”,动作可爱又实用。棒球场上,华星用稳定防守和深远的全垒打带给球队胜利;棒球场外,华星性格幽默,带给大家欢乐。他绝对是香港棒球队的比卡超,战斗时以“十万伏特”战胜对手,不用战斗时有著可爱外形。这个高大的比卡超,也大赞港队众队友是“NICE GUY”。
“因为语言问题,我在港队曾有一段时间受到冷落。”华星轻松说道。虽然华星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因为在国际学校接受教育,他近乎半点广东话也不懂,而且不是从小就在港队受训,他是因为所属球队与港队打练习赛,被港队的区教练赏识,才成为港队一员。故此刚加入港队的华星,没有认识什么队友,彼此沟通不多,所以队友都不大了解他,犹幸华星没有因为受到冷淡而放弃香港棒球队,“过了一年,大家相熟了后,他们都对我很好,他们的英文也很好,亦教很多广东话”。
矛盾在场外
“小时候看电视,对棒球感兴趣。”华星8岁开始对棒球产生兴趣,他坦言最初认为自己不太有天份,只是享受比赛气氛,直到在比赛中担任投手,才发现自己真真正正爱上棒球,认为要认真对这件事,但香港棒球发展情况,令他的棒球路不易走。
“Hong Kong can play!”这是华星给香港棒球队实力的评价。话虽如此,华星亦坦白分析香港棒球发展,他认为香港有不少潜力球员,现在大半港队都“Semi Pro”的实力,所以认为香港更需要指导的人才,他亦对亚运时的外籍教练Tom有点不舍:“Tom的棒球资历十足,在比赛会做对决定,就算结果未如理想,都会大胆尝试,这正正是美式棒球的行事方法。”
笔者与华星在美国会访谈,听到上述时我咬着汉堡停顿了,过了一会,笔者大胆问“你觉得在香港作为棒球起点,会否拖了后腿”,华星直说:“香港棒球很少实质的比赛数据,高强度比赛也很少,每天只在棒球场练习,但练习质量不高。”笔者听后放下汉堡包问:“可以写吗?”他只是一句“That’s fine”,虽然华星痛斥了香港棒球发展,但他从没忘记香港带给自己很多机会:“如果没有香港队,自己也不能对上日本、韩国、台湾的职业选手,也不能到亚运等大舞台发挥,还有我知道香港棒球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吃过这顿在美国会的午餐,采访也结束了,华星补说:“我将会到美国见水手的球探,还有不同的独立联盟球探。”这句话,成为下篇文章的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