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01山记】战争遗迹何处寻 柏架大潭草木森
行山不但可以感受大自然,还可寻找前人的故事。
香港岛柏架山一带,除了花草树木,还有很多历史遗迹及废墟,既有为人熟悉的战时炉灶,也有日军在占领期间所挖的山洞,还有荒废的警察练靶场,尚有由太古兴建的疗养院及吊车遗址。
《01山记》是记者上山采访后,以第一身写下旅程上的所见所闻。
记者参加香港郊野活动联会举办的“柏架山、大潭古迹探奇之旅”,跟随“废墟达人”刘李林走访港岛东的山头野岭。由康怡花园起步,从繁华闹市踏入恬静郊野,从下而上探索这片城市边沿的丛林,找寻那些前人留下的痕迹。
沿径而行,水声潺潺,跨过水道,攀上泥坡,只见4座比人还要高的石墩屹立在林中。刘李林表示,这些石墩是柏架山吊车架的遗迹,石墩呈梯形,一人难以环抱,顶部有被锯断的铁枝。眼前是百多年前风光一时的吊车系统,但现已跟荒山丛林为邻,无人问津;透过疏落的枝叶往外望,不到百步之遥,高楼林立,可见废墟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么接近。
吊车不复再 石墩犹在
柏架山吊车由太古洋行兴建,于1892年完工启用,连接鲗鱼涌的英皇道及大风坳,是香港首座吊车系统。当时,太古洋行于大风坳上设有宿舍及疗养院,吊车可以接载员工上落山。吊车是当年的先进科技,刘李林更称柏架山吊车更是世界上首个载人吊车系统。
不过,柏架山吊车运作40年后,在1932年被拆卸,但工人只将吊车的铁架拆去,留在原地的石墩,则“见证”鲗鱼涌及太古的百年变迁。跟随刘李林沿引水道左右探索,不久又在山坡上发现两座吊车石墩。两座石墩立于石墙上,其中一座被树根盘缠,从石墙下仰望,几乎不见原貌,但攀上坡后,见到石墩仍然完整。刘李林表示沿当年的吊车路线,一条直线铲林上山的话,可以找到所有石墩。
靶场遗址隐在山林之中
在这座鲗鱼涌的后山上,除了柏架山吊车遗迹,还有警察练靶场的遗址。入练靶场的路并不明显,沿排水渠上攀,走进丛林,先见到一座厚实的石墙,应该是练靶场的挡弹墙。挡弹墙前有枪靶的遗迹,底座有破损的红砖,上方留有锈迹斑斑的方型铁框,逐渐与四周的树藤融为一体。
在不远处,有座一层水泥建筑,结构完整,顶部积满枯叶枯枝,铁门打开,相信过去有不少勇者入去一探究竟。铁门只有半个人的身高,因为四周沙泥塌陷,逐步将这间练靶场储物室淹没。
返回引水道,走上另一边的石级,不久豁然开朗,是一片平地,上面有两排军事炉灶。炉灶由红砖砌成,留有岁月的痕迹,杂草从砖缝石隙冒出来,有的是两三根苗头,亦有的已成小草堆。在这个军事炉灶场中,特别有个炉灶特别高大,刘李林表示应是“伙头大将军”指挥煮饭之用。
二次大战时,英军在柏架山北麓建设多组战时炉灶,准备与日军周旋,但在1941年12月,港英政府兵败如山倒,香港保卫战仅18日,所以英军基本上在抗战时没有用过这些炉灶。战后,这一带山头未有发展,其后被划入郊野公园范围,所以得以完整保留。
英军炉灶厕所分布山上
跟刘李林上山,当然不只看那些为人熟知的遗迹,他带领大家走进那些似路非路的小径,又见柏架山吊车的石墩,续往前走,一座没有顶部的水泥建筑屹立眼前。走进去,内有间隔,每个间隔都有个地洞。刘李林表示,这个是英军所建的厕所。
那些昔日的粪坑已成植物茁壮生长的园地,树根深入坑中,攀墙而上,为这些战时遗迹搭建了绿色的高顶。有些树根用上数十载时光,缓缓将墙壁钻开,露出内里的砖头。在刘李林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3座英军厕所,构造大同小异,有的深入林中,亦有的正在路边。刘李林表示,在炉灶场有渔护署树立的介绍牌,称这些建筑物为储粮仓,但从结构去看,他坚持认为是厕所。
由柏架山道接上康柏郊游径,前往今次旅程另一个重点,就是日军洞。在日占时期,日军在香港多个山头挖洞,准备应付盟军的反攻。在柏架山及大潭一带,就有多个日军洞。日军洞众多而且简陋,本身没有名字,战后探险者按每个山洞的特点起名,约定俗成。
柏架山上多日军山洞
首个探访的日军洞是康柏郊游径旁的“扫把洞”,此洞没有分岔路,主要入口在山径之下,另一端的出口就在山径旁,但洞口甚细,女士还可以轻松钻出来,但强壮的男士就较吃力,不如走回头出洞更好。刘李林解释,以前该洞入面有把扫把,故而得名。
沿康柏郊游径续走,过恐龙石后,转上山坡小径,不一会儿,便见洞口。此洞较大,支路也多。刘李林解此洞是当年这是第8个被街坊发现的山洞,故名“八仙洞”。喜欢刺激探险的朋友,会觉得“八仙洞”比“扫把洞”更值得玩味。
行到大风坳,往毕拿山的山路下,都有一个洞道较短的日军洞,被命名为“石碑洞”,因为洞口有个石碑。刘李林表示这块是以前太古疗养院的界石,上面刻了“RBL 63”。
大风坳是港岛东的主要郊游地点,有烧烤炉、公厕及凉亭,但以前太古洋行在此建有疗养院及宿舍。虽然疗养院早被拆卸,但在大风坳仍有遗迹,除“石碑洞”外有界石,往柏架山顶的马路旁,都有另一块疗养院的界石。此外,行至烧烤场的边缘,都会见到疗养院的地基,而在公厕旁的山坡,尚有柏架山吊车的石墩。
一行人往大潭方向走,刘李林带领大家寻找今次旅程的第4个日军洞,此洞名为“神社洞”。此洞道长,亦有不少支路,也多个洞室,亦有其他出入口;在其中一个洞室,有块平放的大石,就像一张神台,由于这是日军兴建,所以被命名为“神社洞”。
大潭水塘多历史建筑
探完日军洞后,一行人续沿马路往大潭,经密林小径登上一个小山岗,前往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这座荒废的宿舍建于1904年,到2010年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物。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是一座单层红砖屋,屋顶由中式瓦片铺砌,门口已被铁板封闭。经过簷篷下的走廊,行上平台,楼梯上摆了多件残破的家居用品,相信是以前的探索者故意把它们放在一起,供别人观赏。
平台上杂草丛生,草高及人,刘李林表示这里以前是高级职业宿舍,后被拆毁,只余下一个方形平台;其地基甚有特色,由大石所砌,欧陆式设计,拱形接拱形。在旁边的草丛中,还隐藏住一个喷水池。此外,回到大潭水塘道旁,亦有座同为三级历史建筑物的红砖屋。这座红砖屋建于1920年代,据考据用作差馆之用,服务当年大潭村的居民。
由太古行到大潭,可说是古迹处处,记录住香港的往事,有的被政府保育,亦有的在山边荒废。它们有的承载住殖民地时代英资企业的发展,有的是英军于二战时期的见证,有的是日军占据香港3年8个月留下的痕迹,亦有的记录了港英政府的水利政策。
只要细心留意,行山不但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还是一趟认识历史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