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网.直击】朝圣之旅 为见费达拿 排队30小时挨冷熬饿

撰文: 黄志敏
出版:更新:

传统与优雅,是多年来对温布顿的印象。今年,我首次踏足这个网球爱好者的殿堂,排队30小时挨冷熬饿才买得一张入场券,但对比温网拥有的135年悠久历史,还有由此带来的震撼,这些时间简直微不足道。黄志敏伦敦直击

温布顿网球赛在多个球场上演,有白色天幕的便是中央场。(Getty Images)
笔者排队30小时,虽然辛苦,但见证了费达拿对韦利士的伟大战役,一切也值得。(Getty Images)
(黄志敏摄)

喜欢了费达拿多年,计划趁他未退休前去温布顿现场观战,则是去年夏天的事。那时还抱侥幸的心态,希望公开抽签一举抽中门票,但似乎和中六合彩机会率差不多;网上购买转售门票或者旅行社套票,则动辄索价数万元。最后,我决定做一样香港人最擅长的事:排队。

延伸阅读:【温网现场直击】费达拿最弱对手 排名772 靠女友坚守网球梦

(黄志敏摄)

漆黑中开始搭帐篷

“The Queue”是温布顿的传统,除了最后几天的赛事外,都预留了各约500张中央、第1及第2球场的门票给“即日”买票的球迷。字面上是“即日”,但要抢在500名以内,想也知道绝非易事。事实上,参考前人经验,目标要看星期三(6月29日)的第2圈比赛,我在星期一(6月27日)凌晨便开始排了。

那夜凌晨,拿着在香港向亲朋友好借来的帐篷和睡袋,由Southfields站摸黑到达温布顿公园,已经见到一片连营。接过了第一张号码888的“Queue Card”(即攞筹),先说明一下,这裹排队的传统是你必须亲身留在队中,不是拿了筹便可随便长时间离开,这点会容后再说。

在几乎一片漆黑的环境中,仅凭两部手机的电筒功能照明,鸡手鸭脚总算搭好帐篷,可以进去睡个美梦……才怪。在香港本身是零露营经验,又怎会习惯在草地上睡觉?结果清晨四时便再也睡不了。一会儿后,工作人员陆续叫醒各人,将购买即日门票和之后一日的人分开,准备入场的人们开始徐徐前行,我的露营生活则还有24小时。

(黄志敏摄)
(黄志敏摄)

台湾球迷惨遭除队

简单地吃了些白面包后,终于重新拿到了“Queue Card”,今次的号码是100号,还记得之前说中央球场的门槛是500吗?这代表成功已经近在眼前了!转眼已是下午,温布顿公园开始下起雨来,躲在营中写名信片和看书发呆,时间倒也很快过去。根据规定,排队者可以短暂30分钟离队补给和梳洗(却没有淋浴设施),入夜后则必须留在营中,不幸的事情却在这时发生……

大约是凌晨一时,听到工作人员与排在我前一位的台湾男生二人组说话,隐约听到“没收Queue Card”!大概是离开得太久了吧,但他们同样是前一天凌晨开始排队,虽然努力想解释求情,却换来无情的答复,“I am not interest in that. That's the rule.”严格遵守规则,看似没人情味,却是一种公平的处事方法。耳边传来收拾东西的声音,伴随冷雨骤然袭来,除了令人浑身发抖外,也教人心情复杂。

(黄志敏摄)

当电视看过的画面变真实场景

第二天早上,阳光再次在温布顿公园出现,营友们开始收拾好帐篷和寄存物品,在典型英式老绅士般的Honorary Steward带领下,终于可以得到代表购票资格的手环,正式买到门票了!走进温布顿场区,一个个之前在电视镜头中看过的画面化为真实场景,这可以说是美梦成真吗?

(黄志敏摄)

近距离观战圆梦

我走进中央球场,坐位是105区的H行,何只不是“山顶位”,简直是近距离接触!因有天幕之助,比赛得以不受雨水影响,佐高域、费达拿的身影就在眼前,也感受到英国主场球迷对韦利士的狂热支持。

这次的温布顿之行,付出的除了是69镑的门票、更是两晚超过30小时挨饿抵冷,以及牺牲了两天去其他地方观光的机会。不过,终于圆了在中央球场看费达拿比赛的梦,说明了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也会更美好、更值得回味。

(黄志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