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01山记】昂坪栈道中伏经验分享 行山鞋遇湿木板路易滑倒

撰文: 颜铭辉
出版:更新:

被称为“昂坪栈道”的昂坪360救援径铺得美仑美奂,木板路甚有特色,但你以为很易行?可能大家都知在炎夏行上山,极耗体力,但原来在潮湿的天气下行昂坪栈道,都要万分小心。

《01山记》是记者上山采访后,以第一身写下旅程上的所见所闻。

在记者印象中,昂坪栈道是一条铺得非常好的山路,以木板路及石路为主,一条大路行到尾,指示又清晰,很难迷路。行山当日,天气多云凉快,也是不俗的天气。由东涌铁路站起步,经过逸东邨,沿东澳古道行至分岔口,转上昂坪栈道的石级。

有人把袜子到套到鞋外

昂坪栈道全长5.7公里,初段不断上山,有大量石级,用约1公里路攀升300米,至昂坪缆车的3号缆塔。行至此处,开始大雾,但行昂坪栈道基本上不会迷路,所以没有担心。不过,令记者奇怪的是,遇到两名迎面落山的行山人士,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袜子穿到行山鞋的外面。

在外国电视节目看过,如果路太滑的话,可以把袜子到套到鞋外,加强双脚与地面的磨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记者那时心里疑惑,前路只是大雾一点,应该不会滑得太过分吧!再者,昂坪栈道铺得那么靓,应该没有问题的。

初段有很多石级,不断上山。记者就会这个位置遇到落山的人,见到他们将袜子套住鞋子。(颜铭辉摄)
行到上3 号缆塔,代表最吃力的上山路段已经行完。(颜铭辉摄)
不经不过,走入云雾之中。(颜铭辉摄)

经过3号缆塔后,开始踏足用木板搭成的栈道,落几级木楼梯。记者没有为意,像平常般落,结果就滑倒了。最初,记者以为是自己不小心,站起来后继续行,但愈行就愈觉得不对劲,有种冰上行走的感觉!

愈行愈大雾,木板路也愈来愈湿,原来湿了的木板比湿的石头更滑!记者脚下所穿的越野跑鞋似是应付不到这种地形,每踏一步,都有一种好像要溜后的感觉。木板楼梯还可,有扶手可以帮助,但那些微微上斜或落斜的木板路最令人心惊胆战,因为两旁没有扶手。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开始行栈道的木板路,记者没有为意,在湿的木板楼梯滑倒。(颜铭辉摄)
在地湿的情况下,湿的石路比木板路易行。(颜铭辉摄)

有段木板路贴有防滑条

每次离开木板路,行到石路,记者都有种松口气的感觉,因为相比湿木板,湿石路基本上不太滑。相反,行毕石路,望见前面是木板路的话,就心里暗叫“大镬”!在路上遇上其他行山人士,纷纷互相提点,叫大家小心路滑。沿途所见,至少有两个穿了大牌子行山鞋的行山人士在木板路滑倒地上,十分狼狈。

不过,同行友人只是穿一对普通波鞋,却不觉得路滑,反而对记者及其他行山人士的狼狈甚为不解。故此,记者开始观察迎面而来落山的人,的确发现穿行山鞋的都行得步履蹒跚。穿行山鞋去行地湿的昂坪栈道,简直如溜冰一样。不过,穿某大运动品牌普通波鞋的,就行得较稳。

十分高兴地,行到某段路开始,木板路上贴有黑色的防滑条,只要踏步在防滑条上,落脚就稳得多,不怕滑倒,可以稍为放心。很不容易地,终于行至昂坪栈道最高点、位于海拔超过500米高的弥勒山转向站。此时,天色放晴,前路开始以石路为主,缓缓落山到昂坪。

山林中大雾,木板路非常湿滑,而且没有扶手,要万分小心。(颜铭辉摄)
这段木楼梯是全程最险要陡峭的位置,但两边都有扶手,只要扶住两边,一步步慢慢上就可以。(颜铭辉摄)
行至中后段,天色开始放晴。(颜铭辉摄)

相信落山更易滑倒

记者由东涌上山,以上斜为主,而且由没有防滑条的栈道行到有防滑条,可说是先难后易。若果相反方向而行,落山的话会更加容易失重心滑倒。此时,记者十分理解上山时遇到那两人将袜子套在鞋外的原因。如果木板路是干身的话,相信昂坪栈道很好行。

后来反思,除了鞋底物料的因素外,行山鞋鞋底普遍多坑纹,是为了适应凹凸不平的沙石路,加强鞋底与凹凸面之间的磨擦力,行山鞋的抓地力在于抓沙石。不过,假如你行在平滑的路面,行山鞋鞋底坑纹多又深的话,反而会减少鞋底与路面之间的接触。

行山鞋不是无敌,例如你穿行山鞋行瓷砖地,也一样会觉得滑。行山鞋可以妥善应付到沙石路,甚至是湿石湿泥路,但面对湿了木板路,就似是无能为力。

在缆车下行山。(颜铭辉摄)
行到终点昂坪缆车站。(颜铭辉摄)
此外,因更换标示缆索及相关设备,部分昂坪栈道封闭至2月11日,现已重开。(颜铭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