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中学生5天学会扬帆掌舵 锻炼解难应变能力
帆船运动也许予人印象是休闲、冷门、难以接触的水上运动。13名中学生于暑假前获得“香港游艇会慈善基金会”邀请,参与帆船基础训练。在一连五天的密集式训练体验扬帆出海的乐趣,同时间将所学到的天气及风速风向知识,应用于实战上,从而提升解难和应变能力。
摄影︰林若勤
13名分别来自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和仁济医院第二中学的学生,于8月20日至24日到香港游艇会中途岛帆船训练中心,接受香港帆船总会第一级别(HKSF Level 1)课程。学员首先在岸上学习装嵌帆、定水板等组件,并利用不同绳结固定船只,之后教练会教授如何判断天气及风向,另有水上基本知识及认识浮力工具和救生衣课。汲取理论及基础知识后,教练会安排学员作演练及模拟船翻侧的演习。学懂上述技能,学员便能在第二天下午亲自驾船出海练习。帆船教练钟颖聪教练(Patrick)指出,初学者最大的难题是对风向和方向感概念较为模糊:“普通人甚少会留意风势去向,新手可用眼观察水波纹及浮标,还有用皮肤感觉风在哪个方向吹拂。”
香港游艇会作为香港帆船总会认可,开办帆船训练证书课程的私人体育会之一,Patrick解释第一级别课程绝对适合男女老幼参加:“Level 1其实是入门班,只需熟习水性便可参加。其实所有训练班开放予公众报名,帆船是十分大众化的运动,我的学生年纪最小只得6岁,年长一批亦有已退休人士参与。”那教练满意这班中学生表现吗?“这班同学都很乖,待人有礼,而且学习速度极快。第三天遇到顺风,同学玩得尽兴,兴奋地不停尖叫。”
同学们初次被访,难免有些紧张,但谈到顺风当天的经历,他们纷纷笑逐颜开,互相取笑谁的帆船被吹翻。仁济医院第二中学的何柏憙(Anson)道:“顺风时的速度感实在很爽,好像在一个椭圆形赛车场驾驶跑车一样,同时间翻船的机会亦大大增加。”同校学生谭兆轩(Oscar)自小习水,当然不怕翻船,却被转弯考起:“初初驾驶的时候觉得有少许复杂,例如转弯要在一瞬间收妥帆绳及坐在帆的另一边,做得不好便会翻船。”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的郭兆恒(恒仔)则和普遍新手相同,在测量风向方面遇到阻滞:“驾驶时船一直移动,所感觉到的风较弱,加上有时因防晒而穿长袖衫会掩盖皮肤,影响测风的准确度。”
在帆船上种种挑战恍如逆风迎面而来,与恒仔同校的女将吴紫敏(Karma)比男同学“幸运”,她与另一名女同学化身舵手和水手,前者负责航向、主帆,水手则负责副帆及观察四周环境。每次转向,正是考验二人的默契,Karma称:“同拍挡合作学会了互相帮助,有时自己一己之力不足以应付,要在适当时间寻求协助。”即使真的翻船,Oscar仍谨记着法则:“学会保持冷静,不可胡乱呼叫。”至于测量风向这条常见问题,Anson选择借助电子仪器的协助:“教练在岸边教我们用天文台应用程式看天文图,来预测当日天气及风速,在船上我们亦可以附近停泊的船作坐标,观众风向移动。”
同学顺利完成第一级别课程,他们异口同声表示有兴趣接受更高难度训练。恒仔享受驾驶帆船时能一切尽在自己手中:“平时常乘坐渡轮,它有固定航道;相反帆船可以完全由我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想到哪就到哪。”Anson补充:“我会再参加,难得可以接触这项运动,并且透过学校渠道接触较方便,最重要是我觉得驾驶帆船很有型!”
帆船港队于刚过去的雅加达亚运,派出男女合共12名运动员出战。纵然无缘奖牌,香港游艇会中途岛帆船训练中心经历善峰(Luke Van Der Kamp)相信香港发展帆船运动的前景十分乐观:“香港的自然风光适合玩帆船,如西贡对帆船家来说简直是种享受。不少人以为帆船只是休憩活动,实情它极具竞争性。我们致力举办不同类型赛事,近年亦首办校际帆船节,让学生组织校队出赛,还有与慈善机构合作提供帆船课程,从青少年着手推广帆船运动有助普及化。”Patrick亦同意青少年可为帆船运动带来新的境象,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有年轻人曾经体验过玩帆船,认为是有趣的,接着与人分享、介绍,再上载相片到社交媒体,一传十,十传百,自自然然得到更多关注。”
2018-2019年度帆船及赛艇赛季即将展开,而秋季帆船赛将为本季赛事揭开序幕,下列为赛事资料
帆船赛:
2018年9月15及16日 秋季帆船赛 维多利亚港
2019年2月12至17日 香港帆船赛周 中途岛
2019年3月9至10日 校际帆船节 中途岛
赛艇及划艇:
2018年10月27日 香港赛艇锦标赛 中途岛
2018年11月4日 舷外浮杆独木舟环岛赛 中途岛
2018年11月23至25日 亚洲海岸赛艇锦标赛 吉列岛
2018年12月2日 海岸赛艇环岛赛 吉列岛
2018年12月8日 中途岛大师赛 中途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