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2018.许怀熙】高与低 划破天际最美弧度
许怀熙,香港标枪运动员,投掷项目的首位亚运代表。3米的突破算是大还是小?4年沉寂期又是长是短?接触标枪6年后征战亚运是早是迟?一组单位数字的年历,对他而言却是别人难以理解、五味杂陈的二千多天。摄影:罗君豪 撰文:叶诗敏
曾听老前辈说过,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你的脸、说过的话,而是你让人所感受到的。因此访问隔天我也许已不记得许怀熙说过的某句说话,却记住了他谦逊真诚的感觉。
那天我们在他完成训练后排排坐在田径场边,作为冲出亚运的香港投掷项目第一人,26岁的他说今日能以成熟的心态面对,“虽然我玩的时间比较短,但那4年给了我太多的经历,太多想法,之后过了那个樽颈位便觉得其实不用太着重成绩。我不敢说代表投掷界,但一定尽全力做。”所谓的“那4年”,是6年前初出茅庐的小子接触标枪不足一年,便4度打破香港纪录,年少气盛被成绩冲昏头脑不难理解;他说当时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把标枪看得太简单。有谁想到锋芒过后要隔个4年才能再突破?去年他终于打破了于子猇于2015年创下的63.98米香港纪录;64.35米、67.64米、68.03米,21日内3破港绩。
“我是兼职,但心态是全职的”
去年沉寂过后的64.35米港绩,他笑谓是孤注一“掷”;兼职运动员的他暗下决定,那天再打破不了纪录便“返屋企”。不是因为他不喜爱标枪了,而是再喜欢都要面对香港运动员的现实。“上年像是赌博,因为毕业嘛,典型香港父母都会给予多少压力,始终在香港不是钟意就得,钟意是揾不到食的。还记得那时掷第一枪心都震埋。”
热爱并不是嘴上说说,现在于母校拔萃男书院担任体育助理的他,一星期操足五天,上午体院训练后中午返回学校工作,4时完成带队练习后还有力气便去教波。你会说“刻苦”是运动员的理所当然,但有多少人能坚持梦想而活?“我是自资训练的,虽然我只是兼职运动员,但兼职得来我的心态是全职的,因为我是真的很喜欢。”
那4年包括我的纪录都被人夺走了,老实说那时已放下执著于成绩和纪录。纪录被破我又不算很Hurt,但那一天就肯定是Hurt的,因为就在我的面前。
4年的进退两难,看似是退,实质是成长。访问那天是出发去亚运前最后备战的新加坡国际田径邀请赛前两天,他说亚运目标是接近PB,希望能过到70米,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田总也想香港第一人能做到。
70米,是他由玩标枪开始便定下的目标,他笑说其实甚少提起。“其实我平时很少讲突破70米,因为我怕夸绝自己呀!以前成日讲㗎,一出来的时候觉得60几米很简单,就是觉得太简单了,自己已看不起60米的水平,反而掷回60米以下,因为技术未成熟。”最后他做到了,他掷出了打破自己香港纪录的71.05米,把原来保持的68.03米推前了近3米。4年低潮的修行让他认清了与亚洲的距离,变得谦厚了、成熟了;不变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的信念。
“我的6年,不是别人看到的那6年”
“香港第一”、“投掷第一人”,我问他出战亚运可会觉得是使命。他笑了笑:“哈哈!间唔中都会FF(幻想)下嘅,尽力做啦!都要感激田总给我机会,不然很难做到第一人,自己当然有责任要做得好。”亚运是一个肯定,因为他由6年前一个不大认识标枪、不大专业的“田径人”,直到现在认识了很多同样为田径努力的朋友邓亦峻、吴家锋等,一起为自己专项寻求突破。“玩了6年比起他们不算长,这6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有很深体会,不是别人所看到的6年。别人看到的6年是‘觉得6年便可以去到亚运’,其实一点都不容易。”对呢,那4年是不足以让你想退役,成绩在边缘游走,明明相信自己有能力却未能冲破关口。
或许,旁人都难以理解许怀熙所背负的。他是香港标枪纪录保持者,师弟们都看着他的枪有多高多远。他说,自己距离好还不够好,“虽然在香港的投掷运动员或师弟都是朝着我的方向,但我其实还很渺小,在香港第一,但外面的世界很大。亚洲纪录是台湾选手造出的91米,别人一样经历了很多,台湾都可以做到了,我希望能把距离拉近。”
亚运前终于能突破这么近那么远的70米关口,收到他传来的Whatsapp喜讯时,我兴奋恭喜一轮后想起未问他第几名,他轻轻一句“第一”。我不禁打了句“喂呀!下次早扬声!”,他还叫我“低调,低调”。我不认识4年前的许怀熙,但我知道他的棱角著实被磨平了。其实第一很重要吗?对他来说,标枪以优美的弧度落在更远点更值得高兴。
那天,他向我和摄影师介绍带来练习的新枪,甚么物料甚么流线形之类我已不记得了,却记得我问他每次掷出标枪时在想甚么、那个昂扬的微笑:“当然想它飞远一点不要跌下来,一路飞不要下来。标枪初赛的3掷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得简单点,你令支枪不跌下来就掂㗎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