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马】马拉松带来的平等

撰文: 张碧尤
出版:更新:
跑友除了追求成绩,也视跑步为个人成长的过程。(Getty Images)

每天早上在办公室见到同事,你会说声“早安”;朋友为你庆祝生日,你会先许愿,再吹灭蛋糕上蜡烛的火焰;婚礼上新郎与新娘分别说出“我愿意”,再互相交换婚戒,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仪式”(ritual),即是在特定空间依照特定程序进行的社会行为。满月酒、婚礼、葬礼等象征人生过渡到另一阶段的仪式,名为“过渡仪式”(rite of passage),长跑比赛就是日常生活中另一种过渡仪式。

 

跑手准备长跑比赛,要经过“训练─比赛─再训练”的阶段,这可视为过渡仪式的3个阶段:前国限(preliminal)、国限(liminal)、后国限(postliminal)。人如果要进入国限阶段,必先要经过前国限的磨练。一般跑手并不能贸贸然、单凭一腔热诚参加长跑比赛。那是对体能要求很高的比赛,选手必须经过赛前的准备,包括长跑练习、每日定时作息,早睡早起、饮食均衡。这些事前准备对选手而言,不但单调乏味,还是对他们的体力、意志力严苛的考验。只有流过汗水、泪水,才可以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应付马拉松比赛里的漫漫长路。

不论贫富 只有“参赛者”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