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爆红后各地文旅发力宣传 僵尸、妲己齐上阵遭批:哗众取宠
随着哈尔滨旅游爆红带动当地经济后,湖南、陕西、河南等各地文旅开始各显神通希望能够炮制哈尔滨的成功。不过,也有部份营销手段遭到舆论批评,认为“用力过猛、哗众取宠”。
据《红星新闻》报道,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1月16日发布“湘西赶尸”的短片。多位演员穿着清朝服饰扮演“僵尸”,在山林间的空地上蹦跳着走,旁边还有“赶尸人”手持鞭子,随后“僵尸”们瞬间大乱突然伴随音乐跳起“科目三”。影片配文称,“你们要的局长赶SHI(尸)来了!谁先找到彭振华局长,魅力湘西帅哥任你挑。”
这则影片发出后,因为舆论反应不佳,随即被删除。有网民认为将“赶尸”作为文旅卖点进行宣传是“为了流量哗众取宠”,还有网民表示“我不想去旅游看这个,害怕”,“要文化自信,不要封建迷信”。
当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一名负责相关宣传的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该影片确实是由公园发布,不过配文中提到的“彭振华”局长并未出镜拍摄,且因互联网舆论,已将影片删除。而彭振华局长则表示,以后会采取更有创意的形式去拍摄影片。
河南男女“妲己”引争议 官方辟谣“帅哥揽客”营销
除了张家界,还有河南云台山出现“男女妲己”与游客合影,不过因二人影片中与合影者或拍摄者做出挑逗姿态,引发争议。影片中,两名“妲己”并未大大方方展示自身的装扮和形象,以体现人物与景色融合之美,而是靠“特殊互动”作为噱头,放大他们搔首弄姿、眼神迷离的形态,做出摸手摸脸、隔空亲吻等亲密动作。
有网民指,河南文旅用“美男计”招揽游客,云台山、八里沟等景区让8块腹肌帅哥,穿着古装拍摄宣传片。还有网民称,河南文旅厅发布了“身高180以上单身未婚男青年积极返城为家乡旅游文化工作添砖加瓦”简讯呼吁帅哥回乡招揽游客。
然而此类方式,却遭到部份网民诟病,认为是“下策”,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南“竟然用这招,有点跌份”。
不过河南文旅随后辟谣表示,省级管理部门不可能发出这样的短讯,勿相信网上和手机收到的内容,请关注官方发布讯息。并在16日午间在微博发布声明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唯一官方帐号名称,其他所有“河南文旅”之帐号名称均为侵权冒用。请各“河南文旅”“河南旅游推荐官”“00后”等帐号即刻停止侵权。
各地文旅发力 旅游热度持续走高
官方民间齐发力后,还有明星艺人为自己家乡助力。如王一博为河南、赵丽颖为河北、肖战为重庆宣传,甚至陕西名人“秦始皇”也带着兵马俑齐跳“科目三”,而四川则有大熊猫花花出镜。
虽然各地文旅宣传效果参差,不过仍为旅游带来一波流量热度。内地旅游平台携程资料显示,1月9日至15日,季前一个月同期,陕西相关关键字搜寻热度涨幅达83%,在全国各省中涨幅最高;北京、河南、西藏、山西,搜寻热度涨幅分别达72%、62%、61%、55%。
官媒评论:文旅不能流量至上
针对各地各显神通的揽客方式,人民日报评论表示,哈尔滨的走红,离不开互联网的助力,更源自于当地深挖旅游资源、最佳化公共服务的持续努力。有的地方给宣传片打马赛克、使出“美男计”,甚至搞“擦边(色情)”,是不是也有用力过猛、甚至走偏走歪的嫌疑?
评论认为,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流量至上。扎扎实实完善各类设施、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夯实基础,才能接住营销带来的“泼天富贵”。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孙小荣时,他表示,想要成为网红城市,需要具备丰富的地方文化,提供独特的体验;同时,要在社交媒体上具有吸引力,赢得年轻人的认同;城市服务要体现友好和贴心,构建友好型城市;此外,市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很重要,只有主客共享,才能实现全城狂欢。
而对于各地的“花式宣传”,孙小荣认为,一些缺乏当季特色产品、服务水平难以保障的省市可能会面临“借势反噬”现象:越宣传,越暴露某些短板,还可能诱使游客启动“倒查机制”,重拾陈年旧事的不好回忆,对目的地展开秋后算账式的谴责。
他说,各省市在做借势行销时,应重点考虑植入的内容。否则,盲目追求热度,可能只会“热”一阵,而无法持续“闹起来”。“热闹闹闹,才是文旅该追求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