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来中国了?官媒:景区预约、移动支付反造不便成“壁垒”
后疫情时代,人员流动已成日常,但是外国人赴中国旅游人数较往年大减。周三(6日),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报道指出,如今进入国内各大景区多须先预约,以及英语服务人员因疫情大幅流失、移动支付反造成外国人不便等,都是令外国游客却步的因素。
报道指,今年以来,与国内游、出境旅游的快速复苏相比较,入境旅游复苏速度远远及不上。据文旅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仅接待47.78万人次,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856.16万人次。
就其原因,报道提到,国内各大景区如今多采取预约制,惟外国游客反映,各景区有各自的预约程序和界面,不止麻烦,部分还找不到持外国护照者的预约选项。据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晓光透露,有游客到北京因预约不到故宫门票而只能安排改去国子监;到了陕西又因预约不到兵马俑门票而只能改去碑林。门票成了外国游客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在上海一间旅行社任职的导游李莉则表示,她十一长假期间带外国游客到哈尔滨一处景点,虽然事先已预约了门票,但到了景区门口,工作人员仍要求每名团员扫码填姓名、护照号码,且逐一核对后才放行。
英语服务人员因疫情大幅流失则是另一大问题。桂林一间旅行社的英语导游贺菲表示,原本当地的四星、五星级酒店都有英语服务人员,但很多人在3年疫情中转行,客人有问题都只能找导游翻译。同时,过去酒店提供的西式菜肴、外币兑换等服务,如今也基本消失。还有外国游客反映称,虽然想体验中国的民宿,且在海外的旅游预订平台上发展不错的选择,可是打电话询问后,对方却指“不具备接待外国人的资质”,无法受理。
此外,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的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订票、共享单车等虽然带来很多便利,但现时反而成为外国游客在中国的“壁垒”。对此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认为,需要解决这些“壁垒”,并打通国际和国内交通的所有环节,让外国游客同样享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