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到墓前摆放非洲杂交水稻 马达加斯加原秘书长向袁隆平致敬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生前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近日,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就到了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的墓前致敬。
6月28日凌晨,拉库托松抵达长沙,同日早上便出发到万寿园。除了手捧鲜花,他更带了一份礼物前来——一碗来自非洲的杂交水稻米。
尽管袁隆平一生并未去过马达加斯加,但他的杂交水稻远播非洲。据介绍,水稻是马达加斯加最主要、最重要的农作物,占其国家种植面积一半以上,但一直以来都缺少优质的种子和技术,因此当地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威胁。
2006年,袁隆平援非杂交水稻团队到达马达加斯加。在临行前,袁隆平特意叮嘱团队要加快杂交水稻在当地的推广进度。如今,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实现了每公顷产量7.5吨,是原本的水稻产量的3倍。
2017年,马达加斯加最高货币2万元的纸币上,更印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表他对中国援助的感激。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等国家在农业事业上一直有着紧密联系,中国成为了非洲农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国,愈来愈多的中国产品开始尝试使用非洲原料,例如用马达加斯加的香草搭配中国独特的技术制成了三款香油;用卢旺达的辣椒与湖南的豆豉做成辣椒酱;用肯尼亚的鲜花制成兔年吉祥物等等。
除了农业方面,中非在重大基础设施援建项目也有合作。近年,中国在非洲参与修建了超过万里铁路公路,近20个港口、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
同时,中非双方在医药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增多。中方医护人员到非洲等国救治当地民众,传授医疗技术;来自中国的中成药也在非洲完成注册,可在医院用作治疗及在药店销售,未来更有望将中医药材的种植生产以及加工技术引入非洲各国,带动非洲传统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