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红!网信办征求管理意见:AI生成内容不得颠覆国家政权
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提到,研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产品,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适用本办法。
意见稿共计21条,当中提到,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得含有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信息,虚假信息,以及可能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内容。
《办法》强调,国家支援人工智慧演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鼓励优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软体、工具、计算和资料资源。
《办法》中各条文明确要求,生成式人工智慧生成的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出现种族、信仰、性别等歧视,也须尊重智慧财产权、商业道德,不得利用演算法、资料、平台等优势实施不公平竞争。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
提供者须承担资讯保护、防止用户沉迷等责任
条文中也明确向人工智能“提供者”问责。所谓“提供者”是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产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的组织和个人。“提供者”承担该产品生成内容生产者的责任;涉及个人资讯的,承担个人资讯处理者的法定责任,履行个人资讯保护义务。
条文提到,提供者应当明确并公开其服务的适用人群、场合、用途,采取适当措施防范用户过分依赖或沉迷生成内容。
条文指出,提供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对使用者的输入资讯和使用记录承担保护义务。不得非法留存能够推断出使用者身份的输入资讯,不得根据使用者输入资讯和使用情况进行画像,不得向他人提供使用者输入资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提供者须建立用户投诉接收处理机制
提文也要求,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接收处理机制,及时处置个人关于更正、删除、遮罩其个人资讯的请求;发现、知悉生成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要求时,应当采取措施,停止生成,防止危害持续。
对于运行中发现、用户举报的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生成内容,除采取内容过滤等措施外,应在3个月内通过模型优化训练等方式防止再次生成。使用者发现生成内容不符合本办法要求时,有权向网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举报。
条文也提到,提供者发现使用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产品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商业道德、社会公德行为时,包括从事互联网炒作、恶意发帖跟评、制造垃圾邮件、编写恶意软体,实施不正当的商业行销等,应当暂停或者终止服务。
此外,提供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资讯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由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或者终止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供服务,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