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远洋鱿钓渔业零的突破 “中国鱿钓之父”王尧耕逝世
据上海海洋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原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中国航海教育贡献奖获得者、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开拓者王尧耕教授,因年事已高,于12月27日6时5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2岁。王尧耕组建了中国初期的远洋鱿钓技术组,带领团队提出了钓捕技术体系,实现了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零的突破,被誉为“中国鱿钓之父”。
资料显示,王尧耕1930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上海市水产专科学校渔捞科。1952年起在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任教,1992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2009年7月荣获中国航海教育贡献奖。
凡是了解远洋渔业的人,都听说过“王尧耕”这个名字。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近海渔业资源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多数渔民和渔业企业只能勉强支撑。为了改变现状,王尧耕迎难而上,主动承担了一系列出海渔场探索工作,首先在日本海获得了鱿钓探捕的成功,其指导的4条鱿钓船在日本海鱿钓作业中取得骄人成绩。不久,一个可以完整作业的中国鱿钓船队逐渐成型,这也使中国的海洋捕捞业重新焕发生机。
王尧耕曾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有所得。”1994年,在初探太平洋海域失败后,他迎难而上,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再次组织了6条渔船,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十分艰苦的地毯式探捕。终于,有了丰收成果,产量也频频提高。消息传回国内,再次在渔业界引发轰动。一大批在日本海作业的渔船也争相前往太平洋进行捕捞生产。
其后,王尧耕依然在鱿钓生产第一线奋斗,探索新的作业海域,并不断研究改进作业技术,使整个鱿钓渔业快速稳步走上正轨,为中国远洋渔业开创了“新渔场、新资源和新技术”的“三新”局面。即使年过花甲退出了工作的第一线,他依然热忱指导相关捕捞探索工作的进行,并编写了许多权威性教材,为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