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孙春兰首次连续两天召开座谈会 陆媒: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11月30日、12月1日连续两天,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期间强调随著Omicron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微信公众号“政知见”2日发文指,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孙春兰首次专门就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召开座谈会,接连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当中,有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第一个细节为,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由孙春兰召开、主题为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座谈会。2020年至今,孙春兰多次赴地方和卫健系统调研,并召开过不少座谈会,其中在卫健系统共召开过四次座谈会,除了最近两次,她还在2021年10月11日到中国疾控中心调研并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对做好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秋冬季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同年10月19日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调研,了解新冠病毒药物临床试验、审评服务等情况,并召开相关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听取药物研发工作的意见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1月10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其为新一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首次召开会议,也是疫情以来政治局常委会首次聚焦“进一步优化防控”的主题。
第二个细节为,中国的防控措施有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疫情以来,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一直在优化,即孙春兰11月30日和12月1日两次在座谈会上都提到的“小步走不停步”。其有两重涵义,一方面,防控政策在持续优化,孙春兰去年10月在中国疾控中心调研并召开专家座谈会时便曾强调,中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一整套措施,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也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优化完善。近3年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近期又出台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份文件,对政策调整后的落地实施制定了详细指南。
另一方面,防控工作是在稳中求进。在11月30日的座谈会上,孙春兰称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于此时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原因,她在12月1日的座谈会上称,经过近3年的抗疫,中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Omicron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接连强调Omicron病毒致病力在减弱,正是第三个细节,不少媒体连日来也发文讨论此事,如《环球时报》12月1日称,一项来自国内科研团队的验证性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随后出现的其他变异株,Omicron变异株的致病力呈现几何级数下降。
新冠后遗症,即长新冠,近期也被频频关注,为此《中国新闻周刊》发文提到,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表示,接种疫苗之后,加之Omicron的毒性如此之低,99%以上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轻症,出现新冠后遗症不太可能。另有武汉重症医学专家表示,感染Omicron后,即便是重症患者,肺部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数量也要大幅少于武汉疫情初期的新冠肺炎情况,大部分患者的重症都由基础疾病导致,而非新冠肺炎。
第四个细节为,抗疫“老将”和防控一线代表出席座谈会。央视新闻显示,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副局长常继乐以及相关司局负责人等人皆出席了两场座谈会。出席11月30日座谈会的,包括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8位专家,他们都是多次奔赴抗疫一线、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的抗疫“老将”。而出席12月1日座谈会的,包括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包括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房宁,以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海明等。
最后第五个细节为,优化完善二十条措施。孙春兰在两场座谈会上都提出了要求,包括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充实基层专业防控力量,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还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