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增近3.6万本土个案 北京部分社区孕妇等感染者可居家隔离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昨日(11月30日),内地新增35800宗新冠肺炎本土个案。
昨日内地本土报告新增确诊个案4080宗,包括广东1599宗,北京1023宗,山西215宗,重庆206宗,四川170宗,云南103宗,浙江93宗,黑龙江89宗,内蒙古76宗,河南75宗,福建65宗,辽宁53宗,陕西46宗,山东42宗,江苏34宗,海南29宗,湖南26宗,贵州24宗,上海23宗,新疆21宗,湖北19宗,吉林18宗,河北16宗,广西5宗,青海5宗,安徽2宗,西藏2宗,天津1宗。
当日内地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个案31720宗,其中重庆6433宗,广东6315宗,北京4020宗,山西2123宗,四川1244宗,新疆968宗,云南857宗,广西751宗,天津720宗,吉林714宗,陕西686宗,黑龙江666宗,湖北658宗,青海641宗,山东605宗,辽宁507宗,江苏487宗,甘肃471宗,河北436宗,宁夏431宗,河南366宗,安徽291宗,湖南278宗,内蒙古258宗,浙江201宗,上海174宗,贵州141宗,福建119宗,江西81宗,海南62宗,西藏12宗,兵团4宗。
截至昨日24时无新增死亡个案,现有确诊个案37347宗(其中重症99宗),累计死亡5233宗,累计报告确诊323686宗。
重庆中心城区社会面管理:分区分类、由点及面、逐步放开
在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昨日介绍,重庆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目前得到了有效遏制,疫情形势趋稳向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局按照第九版和二十条要求,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不断巩固疫情的防控成果。
据介绍,重庆中心城区和梁平区,因为梁平区目前感染的人数也较多,按照分区分类、由点及面、逐步放开的思路,由各区根据疫情发展的形势,以小区、社区为单位创建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人员可在无疫小区、无疫社区内有序流动,但不聚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实行差别化的防控措施。其他区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常态化防控。同时,做到快划快封快解,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而符合解除高风险区条件的及时解封,调整为低风险区。由于前期在疫情暴发初期,感染来源不明,而且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在高风险区的划定上范围相对比较大一些。经高风险区划定以后的有效管理,社区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故目前以小区的单元和楼栋为单位来划定更加精准。
成都居民出入小区、院落免核酸证明
在四川成都,市卫健委官微昨晚发布信息指,目前,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努力降低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成都居民出入小区、院落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码,不再出示核酸阴性证明。
由于当前成都市仍有本土疫情,按照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按照每天20%的抽样比例开展核酸检测。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北京包括朝阳等部分社区出现老人、孕妇感染后居家隔离的情况。相关社区工作人员称,这是考虑到部分阳性人员的身体状况不宜转运,其他阳性人员按常规转运到方舱。有工作人员表示,特殊人群能否居家隔离主要依靠街道相关疾控部门研判、作出决策,社区配合执行相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