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时空伴随者”是层层加码 专家倡适可而止:防控重点不在此
“时空伴随”、“时空交叉”、“时空重合”等均为内地防疫过程中衍生出的新词汇,它们一般是指14天内,与新冠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共同停留过一段时间的人,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早前发布的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强调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整治力度,中疾控亦表示针对上述人员在流调需进行三天两检,并不要求隔离,“没有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
惟近日仍有个别地区要求时空伴随者向当地报备,并进行3天居家健康监测,对此有内地病毒学专家表示,“对于疫情防控来说,追溯时空伴随者要适可而止,防控重点不在此处。”
据《健康时报》报道,安徽省寿县周三(16日)发布寻找阳性感染者轨迹交集人员的通告,要求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的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报备,并居家三天健康监测,三天两检。同日,浙江省台州疾控亦发布通告指,与阳性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来返台州人员,要速向当地防控办等部门报备。
在内地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后,依然有地方出现上述做法引起广泛关注。内地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通过时空伴随进行流调追溯到“可能的”疑似感染者是初衷,但对现在的Omicron BA .5传播力较强的毒株来说,流调的难度较大。
常荣山指,“要求这些被追查出来的人员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就与二十条中的科学精准防控不符合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消耗了大量的防控资源。集中有限的资源对付今冬高峰,防控重点转到确诊者诊治、重症救治是大方向,流调力量应该转去这些地方。”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接受央视访问时亦指,时空伴随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对于这类人员在二十条内没有提及,仍然在实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都是各地加码的做法。”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提及,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于婚(丧)宴、餐馆、超市、商场、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经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采取核酸检测措施,在判定后的第1、3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事实上,各地对于时空伴随者的界定亦有所不同,湖南长沙就规定,在户外开放空间,同一基站一定距离范围内有过规定时长(例如10分钟及以上)轨迹碰撞的手机号码,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空伴随。重庆规定,时空伴随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
常荣山又对此表示,“当下,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已发现疫情的城区,由于初次发现阳性时,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流调追溯难度大。我认为对时空伴随者的追溯必要性已经不大了;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初发疫情人数较小时,对他们的追溯或许还能提供一点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