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内地高温大闸蟹缺货 港供应商:经韩国来港检疫亦不顺畅
明天(10日)是中秋节,“八月十五,菊黄蟹肥”,中秋节是赏月品蟹的好时节。不过今年中秋,内地的大闸蟹受到极端高温影响,未能发育成熟,令严重缺货已成板上钉钉。
本地供应商新三阳负责人接受《香港01》记者访问,表示现时货源很不稳定,令整体成本上升。但他认为比起内地货源因素,更大问题是经韩国转运来港时,检疫不太顺畅,以至价格难说得准。
内地官媒《中新网》周五(9日)报道,安徽芜湖的大闸蟹卖家姗姗受访指,现在全国市场内,大部分产区的大闸蟹都还没完全成熟。每年8月中旬开始进入大闸蟹最后一次蜕壳期,只有顺利完成了这次蜕壳才算成蟹。但8月以来江浙地区持续高温少雨,让这次脱壳并不很顺利。再加上今年中秋有所提前,今年中秋前上市的大闸蟹,尤其是规格较大的,比往年要少很多。
蟹未“大个仔” 阳澄湖要等10月中上市
姗姗指,高温不仅让大闸蟹脱壳的时间后延,也让湖中水草加速腐烂,影响了养殖环境。蟹农们虽用加氧机往水中打氧,但高温天气下,还是会损失部分未成熟的蟹。
江苏省是大闸蟹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以质素上佳闻名。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表示,由于成熟时间较兴化、洪泽湖等产区晚,中秋节“小批次上市”也基本无望,预计要等到10月15日集中上市。
大闸蟹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北京市西城区的菜市场,有摊贩售价¥30一只,表示受到今年市场供应量变少的影响而升价。江苏固城湖一名大闸蟹卖家则说,今年中秋大闸蟹价格或较以往翻倍。
优质大闸蟹 产地也料升2成
此前,江苏省稳产保供调研组渔业生产水产品调研报告显示,江苏省各地高温干旱受灾情况不容乐观,总体情况苏北好于苏南,苏州市、常州市受灾情况较为严重,部分河蟹池塘每亩每日死蟹达到2至10只。根据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的资料,去年阳澄湖大闸蟹整体产量为1.09万吨,预计今年3两半到4两的大闸蟹占5成左右,大蟹的产量较往年要减少近2成。相关人员预测,物以稀为贵,今年优质大闸蟹的价格将上涨2成。
二𫫇英阴霾未散 经韩转运增成本
2016年11月,香港食安中心公布两个江苏太湖大闸蟹样本,可致癌二𫫇英含量超标后,本港大闸蟹行业一落千丈,人人谈蟹色变。虽然内地将外销与内销大闸蟹分开对待,外销的经严格把关及多次化验,成本贵三成,惟由2018年开始,内地当局便不再直接批出有效出口卫生证明予香港,故本地蟹商要取得货源,其大闸蟹要“游飞机河”到外地再转口到港,颇为迂回。
《香港01》两周前曾报道,老字号老三阳董事总经理祁玉凤表示,现时内地蟹商因当地盛行的直播带货,或早前已预售“大闸蟹券”,亦面临供货压力。她称,在货源不稳的情况下,蟹商宁愿先满足本地市场,加上按现行规定,内地产大闸蟹不能直运香港,惟经韩国转运的途中,大闸蟹必有折损,故或会减少供应至本港,价格亦随之上升。
九龙城永富食品公司负责人陈锦辉则表示,应市的“六月黄大闸蟹”(即雄性童子蟹),现时售90至220港元不等,较去年约有15%加幅,每只约3至5两。但他预计今年大闸蟹的供应较紧张,相比过去的7至8两,最大只或仅得6两,即成熟的大闸蟹数量有限。但他强调,接下来陆续有大闸蟹运抵本港,惟受物流成本上升,以及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相信价格将飙升15%以上,“韩国运费都占蟹价唔少钱,消费者可能要畀贵少少。”
内地屡现“蟹卡诈骗”商家走佬
内地近日有上千单“蟹卡诈骗”投诉,消费者指购买“蟹卡、蟹券”后联络不到商家,无法提货,有的网上店舖直接不见,陆媒指今年产量下降情况下,商家走佬、缺斤少两、虚标产地、死蟹等“纸螃蟹”问题更趋严重。
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指,近年来,电商平台销售蟹券引发的消费纠纷和违法违规行为广受诟病,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出,呼吁消费者要明辨及留存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