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低枯水期创71年最早记录 水利部料未来一周汛旱情叠加
热浪连续多日席卷内地多地,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旱情,位于江西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瘦成闪电”,创下71年来最早进入低枯水期记录。另外,水利部预测,内地未来一周将面临汛情、旱情叠加的严峻形势。
据新华社报道,江西全省自6月下旬以来,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8个水文站出现历史新低水位。自6月23日鄱阳湖星子站出现19.43米的年最高水位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来水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
数据显示,周五(19日)晚7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0米低枯水位,仅录得9.87米,成为自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早进入低枯水期的年份,且不到历史最高水位22.63米的一半。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表示,2022年较原最早进入低枯水期年份(2006年9月28日)提前40天,较1951—2002年平均出现时间提前105天,较2003—2021年平均出现时间提前78天。
而据气象部门统计,8月19日,江西省有72个县(市、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有56个县(市、区)达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未来一周江西省将继续维持高温少雨天气,鄱阳湖水位仍将持续走低。
而针对近期内地同时出现的汛情与旱情,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预测,内地未来一周将面临汛情、旱情叠加的严峻形势。从旱情看,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地区旱情仍将持续发展;从汛情看,松花江及第二松花江,海河流域部分水系,黄河上中游地区特别是内蒙古河段和北干流上段、渭河,海南及西江流域沿海诸河等将有较强降雨过程,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李国英强调,要高度重视汛情、旱情叠加的严峻形势,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预报,紧盯薄弱环节,提前查漏补缺,强化责任落实,坚决打赢防汛抗旱两场硬仗。
另外,周六(2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40℃。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个月,35℃以上高温天气覆盖了内地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杭州、南昌、上海、重庆、长沙等地高温日数超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