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毛泽东论点 中央网信办强调“动态清零”是“大仁政”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有关“清零”还是“躺平”的争论一直备受关注。中央网信办近日发表评论文章,引用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早年的“仁政”论,强调“动态清零”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仁政”。

网信办发表“动态清零”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仁政”的文章。(中央网信办)

文章指出,坚持“动态清零”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当前疫情防控总方针,是对人民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决策。

文章引用毛泽东1953年阐述的“大仁政”、“小仁政”道理,强调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而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就是事关全局和长远、为著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仁政’。”

文章又引述《自然·医学》杂志预测指,中国有14亿多人口,若放弃“动态清零”,将在6个月内快速引发全国“疫情海啸”,造成1亿多人确诊、270万人转入ICU,导致160万人死亡。文章指,仅仅就挽救众多生命这一点,坚持“动态清零”的意义就不可估量。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新冠感染率、死亡率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反观国外,美国累计8500多万人感染、100多万人死亡,大约每330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肺炎,而内地这一比例约为1/6300,每27万人中有1人。

文章认为,就挽救众多生命这一点,坚持“动态清零”的意义就不可估量。(新华社)

文章表示,抗疫管控措施虽然会造成人民群众一时的生活不便和影响经济正常运行,但放任疫情发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因为“躺平”而恢复经济。并以美国举例,今年第一季,美国GDP折合年率下降1.5%,选择“躺平”和“共存”政策,显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积极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作者署名为“王兴平”,是“网信评”的普通话谐音。有分析认为,“王兴平”的文章不仅代表网信办,可能代表更高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