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振民间消费 林毅夫建议:封控区每个家庭发放1000元人民币

撰文: 蔡苡柔
出版:更新:

5月18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出席国发院活动时建议,向封控区每个家庭发放1000元人民币,支持他们的消费。他提到,发钱可以是500元消费券,500元现金的形式,也可以使用数位人民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内地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减11.1%,创下2020年3月以来新低。对于中国今年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林毅夫认为依然有可能实现。他指出,面对国内外环境出现的变化,保持增长、提振信心是应对大变局最好的方法。林毅夫此前多次提到,中国经济到2035年以前,还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

林毅夫表示,两年多时间的疫情反复和防疫封控中,不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户受到影响。他指出,一方面,他们收入受损;一方面,家庭储蓄消耗极大。因此目前不管是县以上,还是县以下的消费,都出现崩塌式的下跌。

针对这种情形,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建议,在防疫封控的地方,可以向每个家庭发放1000块钱人民币支持他们的消费。他提到,“这1000块钱人民币中的500块钱可以是消费券,针对这些家庭所在地的中小企业所属行业;另外可以发放500块人民币的现金,可以用数字人民币,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推广数字人民币”。

林毅夫表示,争取在动态清零后,应该迅速地恢复生产生活。他提到,在一些封控的城市,很多中小微企业已经到濒临破产的边缘。他认为,要透过有效的政策来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疫情防控,林毅夫认为,具体落实层面上要做到科学、有效,不能层层加码。他提到,有些地方借口静态管理,不让农民下地。“农时一耽误就是一年,这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因此各个地方不能层层加码,层层加码是一种懒政的表现,这个一定要把握好。”

林毅夫:5.5%的增长目标仍有望实现

谈及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压力,林毅夫表示,从去年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充足、预期转弱。”,其中他认为最关键的是预期转弱。

此外,今年三月开始,Omicron在深圳、广州、上海多地爆发,不少地方也都在加强对疫情传播的控制,影响到生产、投资和消费各个方面,让经济进一步承受放缓的压力。

林毅夫认为,要推行常规的逆周期措施,如基建新基建;此外,要避免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并通过纠偏提振信心;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也要推行。林毅夫仍认为,通过这样的努力,假定疫情5月底在全国真正达到动态清零,今年5.5%左右的GDP增长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林毅夫曾指出,中国经济20年后将超过美国。(新华社)

谈到中国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林毅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台以后,延续特朗普对华策略,试图让一些国家在经济上和中国脱钩,在政治上孤立中国。

林毅夫分析认为,美国希望各国跟中国脱钩,让中国变成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但他认为不必那么紧张。“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按照购买力评价也是世界第一大市场。贸易是双赢的,而且在贸易当中小经济体获得的好处,比大经济体要多。”

林毅夫称,只要我们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同时保持开放,继续推动开放、扩大开放。在这种状况之下,相信欧洲国家和东盟国家为了自己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不会进入到美国的圈套。

林毅夫此前曾多次提到,中国经济到2035年以前,还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只要利用好国内各种有利条件,来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应该可以实现每年6%左右的增长。

林毅夫指出,“我们在增长上面绝对不能低于美国”,他预计,到了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应该可以达到美国的50%,经济规模可以达到美国的两倍。他表示,到那个时候,世界可以出现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快速的发展是我国驾驭变局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