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深圳供港物资“海上快线”日运突破万吨 累计逾10万吨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接连有香港跨境司机在内地确诊,蔬菜及鲜活食品供应备受关注。2月21日起,深圳港大铲湾码头、妈湾码头和盐田港集装箱码头开通3条定时、定点驳船航线,打造了供港运输“海上快线”,重点保障供港生鲜食品、生活用品及生产物资。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海上快线”运力持续增长,3月10日单日运输重量突破1万吨(1.15万吨、1877标箱)。自“海上快线”开航以来,通过水路运输的供港物资已累计10.74万吨(1.69万标箱)。

据《深圳商报》报道,近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相关企业研究制定香港方舱医院建设所需建材运输方案,该批物资为活动房屋,体积大且为非标准集装箱装载,装运时间较长。

在市交通运输局统筹调度下,第一批方舱医院所需建材由大铲湾码头抵达香港码头,仅用2天时间完成集结、订舱、报关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创下码头驳船作业效率纪录。

报道又指,大铲湾码头于3月4日增设1班定时定点驳船,运力由2月21日的120标箱提升至360标箱;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由最初的妈湾至香港屯门内河码头快线,发展至下属妈湾、蛇口、赤湾三个码头均开通至香港屯门RIT、屯门五洲水位、华洋仓储、香港招商货柜、青衣浩达码头、RIT内河码头这6个码头的航线,2小时海上供港快线运营,每天“定2备5班”,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可随时协调运力资源增派加班船满足市场需要。

此外,盐田国际码头至香港天天班供港海上快线于3月1日正式启航,3月10日已增至每天4-8班驳船提供往返服务,大部分“海上快线”驳船配置有30-50个雪柜电源插座,满足“生鲜快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