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成内地15至34岁人群死亡首要原因 学者:三大症结值家长反思
据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自杀已经成为内地15至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对此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近日表示,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让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内地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而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内地约3000万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30年,全球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会增长50%,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因之一。
对此,李文道表示,心理不健康者不但在创造物质财富上受限,且会耗费大量社会财富,降低国民总体幸福感。以抑郁症为例,其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每年62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直接经济负担141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481亿元,而治疗代价约占中国卫生总支出3%。
李认为有三大症结值得家长反思,一是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有的家长还有误解,如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变态,有意无意地造成歧视,导致患者不愿求助,最终付出更高的健康和社会成本。二是应试教育严重压缩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本应立德树人的教育,被异化为工具属性的应试,忽视儿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亦更容易忽视其心理健康。
最后是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在不断变动的转型社会中,价值观往往是模糊、多元甚至混乱的,而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故容易受到消极影响,因无所适从而心理失衡。而社会转型导致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下降、不确定性上升,职业变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离婚率不断攀升,家庭的不确定性增大等,这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破坏了孩子心理健康的诸多保护伞和安全网,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