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走访香港分课堂培侨书院 校长:增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周四(9日)下午,在中国太空站进行“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本港的培侨书院是地面四个分课堂之一,合共有约300名师生参与活动,与航天员进行天地协同互动。
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活动后向传媒表示,今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航天科技的热情,还增添了国民身份的认同与自豪感。

“天宫课堂”结束后,培侨书院校领导及学生代表见传媒。(孙圣然摄)

学生感受益匪浅:看到中国航天科技的发达

本次“天宫课堂”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广西南宁、四川汶川、澳门及本港的培侨书院设四个分课堂。三名航天员首先介绍了中国太空站内的生活设施,其后进行了浮力消失、水膜张力等实验。

活动过程中,培侨书院中四学生门睿涵向航天员进行提问,“太空站中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航天员王亚平回答道,中国太空站内的生活、饮用水都是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可满足舱内使用,味道与地面的水没有分别。此后,航天员们还就水展开一系列实验。

活动结束后,门睿涵说,自己很荣幸获得这次提问机会,航天员们亦藉著这个问题进行了知识拓展,丰富了所有听课人的知识。门睿涵表示,香港中学生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知识,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3

此外,亦有一名培侨书院小一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向传媒表示,很开心参加这次活动,她称在活动中看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发达,“很开心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她还透露,自己梦想从事与航天设计相关的工作。

而对于“天宫课堂”的授课语言为普通话,学生参与活动时会否难理解,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指,学校部分课程采用普通话授课,“小一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就没问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母语分别不会太大。”

培侨校长:活动增学生身份自豪感

另外,在谈及对活动感受时,吴育智表示,因培侨书院原本有设立航天科技学习小组,所以对学生而言,本次活动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对学校的教育而言,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资料图片)

吴育智称,祖国的航天科技由几十年前的零起点,发展到如今世界的顶尖地位,培侨书院的学生均有在课程中接收与了解相关资讯,因此学生不仅知道中国航天科技取得如今成绩的来之不易,还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吴育智认为,学校通过最实际的方式,更加具体化地促进了学生对国家的感情。他说,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教育不是一个口号,不可能仅仅透过单纯的理念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国家发展过程,“这才是最好的国民教育。”

被问及培侨书院秉持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会否受到社会中质疑的声音?吴育智指,培侨书院由新中国解放前到港英时期再到如今,一直坚持著这样的教育理念,“即使是近两年也没有觉得受到质疑”,这是学校的传统以及社会的共同认识。他称,意见不同的人可以相互尊重,香港的社会环境是包容的,不同办学理念的学校也可以很好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