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就业致内地工厂人才流失 制造业工资普遍较前年急降四分一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丁守海教授代表课题组周三(17日)发布《平台就业的生成机理、风险点及对策分析主报告》,显示凭借收入优势,平台就业(如外卖员、速递员、网约车司机)对制造业工厂造成了较大的劳动力流失压力,工厂加工资压力大。

报告显示,从传统就业向平台就业的流动明显,平台就业的从业者来源以工厂工人最多,占25%,其次是其他平台就业者的职业转换(20%)、服务员(15%)、建筑业工人(8%),制造业工厂由此承受较大的劳动力流失压力,且主要集中在年轻、能力强的精壮劳动力上。

通过对5081个劳动者个体样本、700家制造业工厂样本的调研,报告指薪酬是导致选择平台就业的主因,得益于更高的时均工资及更长的工作时长,平台就业者一个月收入平均比工厂工人多1500元(人民币.下同),比流动商贩多500元。由於单向流动意愿明显,工厂为争夺劳动力面临很大的工资上调压力,预计幅度或达每月近3000元,丁守海直言对很多工厂来说,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另外在新冠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下,虽然雇佣人数没有明显下降,但制造业企业工资却普遍较2019年急降四分之一,情况至今年上半年仍无好转,而持续的工资低迷和隐蔽性失业令工厂员工的流失愈发严重。除加工资外,制造业企业普遍亦通过劳务外包来应对员工流失的压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尤为明显,其劳务外包的用工占比普遍超过30%,而民营企业则仅得20%。上马自动化生产设备也是一些企业的应对方法。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郑江淮表示,报告验证了一个普遍的担忧,即如中国制造业不能保持合理的比重,经济增长根基将大受影响,而未来缺乏低成本、比较完备、比较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应用的中小企业都将面临倒闭的风险。报告则认为,官方对制造业工厂要做好两手准备,其中短期内要通过财政、金融等传统手段助其纾困,长期则是要加快其技术进步,摆脱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