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男女航天员 将驻留半年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周四(14日)下午3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将公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飞行乘组名单、指令长人选、备份航天员名单等与此次任务有关的情况。香港01全程直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翟志刚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王亚平则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至于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林西强续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太空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主要目的有五个,分别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太空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进行2次至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太空站建造任务作准备;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太空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林西强指,按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约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著陆场。其后,对太空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将转入太空站建造阶段。
林西强称,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太空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中国太空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需求,也标志著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与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差别,林西强介绍主要有几方面不同,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太空站;届时中国太空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太空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林西强亦提到说,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太空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而中国太空站的后续建造规划,林西强指在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及工程全系统综合评估后,工程将全面转入太空站建造阶段。建造阶段共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首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运送补给物资,为随后实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做准备;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将先后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行舱段转位,在2022年底前完成太空站三舱组合体建造。
林西强续称,随后会实施天舟五号货运补给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对太空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转入太空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续,将择机发射巡天太空望远镜,与太空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开展巡天观测,短期停靠太空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据此前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10月7日已转运至发射区。舟十三号飞船乘组依旧由3名太空人组成,预计本次任务将会有女太空人参与。3名太空人将在太空站生活6个月,并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在轨任务。
已经发射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搭载大量生活物资以及推进剂、一个备份航天服等。已经对接成功的天舟三号中,包含女性的服装、卫生用品、化妆品等,都是为女太空人特别准备。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测试和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