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优先进场”? 甘肃博物馆员工被指待中国人如“盯贱民”
近日,一则“甘肃省博物馆外国人优先”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
7月18日,一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驱车千里来到甘肃省博物馆,却因为没有预约不能进,当他正准备离开,却发现一个外籍人士也没预约,大摇大摆地被一个中国姑娘领了进去。该网友不服,问凭什么,工作人员回:“他是外国人。”
之后,该网友还陆续发布了6个本人出镜的陈述视频,质问“甘肃省博物馆是建立在英租界、法租界,还是建立在我们红色江山的土地上”。
随着事件发酵引起社会舆论关注,7月19日凌晨,甘肃省博物馆官方微博在评论区向该网友道歉,并说明相关情况。其表示,对于无法通过国内程序进行网上预约的境外观众,博物馆实行的是现场核验登记后入馆,并表示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对此,该网友仍有质疑,他认为博物馆所谓的解释就是偷换概念,将“境外人士优先”的中心思想,换一个话术而已,每天入场限制7,000人应该是总人数,中国外国一起防,而不是特指防控7,000个中国人。
他直言:“当地工作人员看待我们进不去的中国人的眼神就像盯贱民一样,看外国人则温暖多了,叫人寒心。”
7月19日下午17时,甘肃省博物馆发布正式声明,承认此次事件是自身在管理上考虑不细致,没有及时发现政策执行的漏洞所致。承认在原有预约制度下,境外游客实际上是与国内老年游客、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医务工作者等享受同等待遇,免预约现场登记入馆参观。
甘肃省博物馆对此提出了3条改进措施,一是将境外游客改为网络预约登记,国内老年游客等群体仍为免预约现场登记,所有登记游客都将同步计入预约总人数。
二是针对游客已到博物馆但预约已满的清况,增加一条现场预约通道,根据博物馆最高承载量和展厅实时人数,弹性预约并按照预约先后顺序进入展厅。
三是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与观众沟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上述改进措施完成后,“甘博”将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号等平台进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