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逝世4周年 “晓波助澜会”:中国人权状况“继续恶化”

撰文: 李亭
出版:更新:

7月13日是中国知名异见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病逝4周年纪念日,其友人组成的“晓波助澜会”称,在全球都在猜测和预防下一个冲突热点时,中国的自由民主事业更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密切相关。

“晓波助澜会”7月13日在Facebook专页发表公开声明,声称刘晓波离世后的4年间,中国人权状况“继续恶化”,“将一个又一个的‘刘晓波’送进了牢房之中” 。

声明对香港人权表达担忧,对内地民主人权状况表示不满,并称“中国的自由民主事业,不仅仅关系着中国人自身的福祉,“更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密切相关”。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文艺学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

刘晓波的一生曾经历三次入狱。

据悉,1989年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期间,他曾在军方的坦克开进天安门广场前,说服最后一批留守的青年学生抗议者撤离广场。

北京方面谴责刘晓波是抗议活动背后的“黑手”,于1989年6月6日将其拘捕,同年9月刘被开除公职。1991年1月,刘晓波被判“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但因说服学生撤离广场被作为“重大立功表现”而免予刑事处分释放。

20世纪90年代,他因政治主张再次被关。1996年曾因与另一中国异见人士王希哲联合发表《对当前我国若干重大国是的意见》(又称《双十宣言》),质疑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于10月8日被北京市警方拘留,后以“扰乱社会秩序”被处劳动教养3年。

2008年,刘晓波因起草《零八宪章》,再次被捕。《零八宪章》是2008年的一份呼吁开展宪政改革和实行多党民主制的宣言,数百名中国知识分子在上面签名。

2009年底,刘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辽宁省锦州监狱服刑。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后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时35分,医院宣布刘晓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