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世卫认证无疟疾国家 1940年代每年报告3000万宗减少至0宗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世界卫生组织在周三(30日)发布新闻稿,指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给予的无疟疾认证,中国疟疾感染病例数目由1940年代的每年报告3000万宗减少至0宗。
新闻稿指出,中国是世卫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该区域已取得同一认证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汶莱(1987年)。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稿中向中国表示祝贺,赞扬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中国数十年的持续精准防控。世卫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区域主任葛西健博士亦称,中国为实现这无疟疾所做的不懈努力表明,坚定的政治承诺和加强国家卫生系统,是可以消除这曾经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疾病,“中国的成就使我们朝著无疟疾的西太平洋区域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新闻稿有提到中国的成功关键,包括有中国为居民免费提供一揽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有人都可以获得负担得起的疟疾诊断和治疗服务,无论其法律或经济地位如何。新闻稿指出,中国有效的多部门合作也是成功的关系,例如在2010年,中国的13个部委,卫生、教育、财政、研究和科学、发展、公共安全、军队、警察、商业、工业、信息技术、媒体和旅游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
此外,中国通过严格遵守“1-3-7”战略的时间表,进一步减少疟疾病例。“1”是卫生机构报告疟疾诊断的一天期限。“3”是到第3天结束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确认病例并确定传播风险。最后“7”就是在7天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据介绍,消除疟疾认证是世卫对一个国家无疟疾状态的正式承认。如果一个国家以严格、可信的证据证明,至少在过去连续3年内,按蚊引起的本地疟疾传播链在全国范围内已被阻断,世卫就授予该认证。同时,该国还必须展现出防止疾病再次传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