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获日本资助后写书替对方做文宣? 蒋方舟反驳“拿钱办事”指控
内地作家蒋方舟曾获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及资助到日本交流,并在东京旅居后出版了中国文学作品《东京一年》。相关资料经日本外务省官网公开后,近日引起网民关注,不少网民更认为蒋是收了外务省的钱为日方做文宣。
对此蒋方舟周二(8日)在微博回应,承认自己确在2016年参加了上述交流活动,但就反驳“拿钱办事”的指控,强调其为公开正常的文化交流,至于书籍出版为正常商业出版,从书写到出版过程与国际交流基金会无关。
据日本外务省官网信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2017年年度报告的“中日知识分子交流加强之聘请中国知识分子”部分中,提到蒋方舟2015年被该会聘请,并在2017年8月将其旅居日本一年的经历写成《东京一年》,该书至年底共发行15万册,在当地获《新闻周刊》报道。据介绍,所谓的“中日知识分子交流加强”,是指日方从2008年起寻找并聘请在中国舆论场具较大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为其提供机会到日本体验生活学习及接触日本各界人士,然后通过其在华发声,促进中国社会对日本的理解。
该段往事近日被翻出后,不少网民质疑蒋方舟是收钱替日本做文宣等,更有人质问“日元好赚吗?”对此蒋方舟周一回应事件,她先是强调日本至今未为二战犯下的罪行道歉,这点不可原谅也毋庸置疑。之后,她解释自己是2015年12月中旬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参加学者访日项目,活动于翌年4月结束,邀请方按国际交流惯例支付了她在日期间衣食住行在的所有生活成本,以及每月约2万元人民币的研究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她续称,交流期间她与日本推理小说家进行关于文学真实性和中日类型文学写作的交流讲座,并与翻译日本文学的中国学者作文化交流。她强调,该项学者交流为国家官方组织的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与她同期进行交流的还有进行适老环境改造和乡村教育有关的中国学者老师,旨在增进了解,绝非“拿外务省的钱”。
她进一步表示,交流项目结束后,她自费在东京旅居休息了数月以作旅游和文学观察,之后写成《东京一年》,书中大多为心理感受,旅游见闻及文学评论,而在书的简介和所有采访中,她都有写明旅居的缘起。她强调,由于交流项目已结束,故此该书为正常商业出版,从书写到出版过程与国际交流基金会无关,她与邀请方也未作任何层面的交流。她最后称尊重为国家发声的网民,相信误解总会过去。
公开资料显示,蒋方舟1989年生于湖北襄阳,9岁时凭散文集《打开天窗》成名,并在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降分录取。她2012年大学毕业后出任《新周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