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委发布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以“三等九级”标定学习者水平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周三(3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是国家语委首个面向国际中文学习者,制定的评价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
《标准》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等次,包括一级至九级的九个级别,其中九级为最高阶别,需掌握1110个音节、3000个汉字、11092个词汇、572个语法。
据报,中文近年来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文学习需求不断扩大,国际中文教育迫切需要一套科学规范、包容开放、便于实施的规范标准,用以指导中文学习、教学、测试与评估各个环节,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标准》的发布实施,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将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是由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组织研制。将学习者中文水平分为“三等九级”,并以音节、汉字、词汇、语法四种语言基本要素构成“四维基准”,以言语交际能力、话题任务内容和语言量化指标形成三个评价维度,以中文听、说、读、写、译作为五项语言技能,从而准确标定学习者的中文水平。
《标准》适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教学、测试与评估,为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各类学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规范性参考。
《标准》推出后,有不少网民将其比作中文版四六级考试(CET4、CET6),还有网民为测试大家中文水平列出以下句子:
“您好,前门到了,清从后门下车”。
“这几天天天天气不好”。
“用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堵毒死”。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她就是不说”。
“人要实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干纳哪行都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干哪行都不行”。
(教育部网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