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暂停大部分关税 内地学者:为世界带来“确定性动力”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中美两国5月12日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将于5月14日前采取措施,暂停及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并建立经贸磋商机制,持续就双边经贸关系进行对话。此举立即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欧洲与亚洲股市全面上扬。

据《新华社》报道,今次会谈于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领衔,双方围绕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所达成的重要共识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并取得多项实质进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接受陆媒《澎湃新闻》访问时表示,“美方意识到中方不会轻易妥协,且贸易战双输局面使其自身受损更严重,促使美方认知到单边施压手段的局限性”。

2025年5月9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左)出席中瑞双边会晤中听取发言。(Reuters)2025年5月6日,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庄,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右)出席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时发表讲话。(Reuters)

吴心伯指出,美方对中方加征关税未能达预期效果,反而自身面临货架空置、稀土原料短缺等风险。关税战造成的非对称性影响已经显现,反映出美方压力及调整策略的必要性,这也是中美双方能在较短时间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也对《澎湃新闻》表示,中美双方暂停或取消对彼此的关税,反映出“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本质特征”,此举“符合两国国家和人民利益,符合国际社会各方的期待”。

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修改今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暂停实施其中24%的加征关税,并保留10%的关税。同时,美国亦取消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与2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中的加征项目。

而在中国方面,则将对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暂停24%关税、保留10%,并取消第5号与第6号公告中的关税措施。中方还将暂停自4月2日起对美国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5月12日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24%的反制关税。这代表美国总体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则从125%降至10%,总体降幅高达115%。

吴心伯指出,中美双向减让“将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逐渐回归较为正常的发展轨道”,尽管调整后,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对中方加征的关税仍有30%,而中方为10%。但与此前相比,“已有效缓解高关税对双边贸易的扭曲效应”。

他补充表示,虽然现阶段关税工具尚未完全退出美方政策工具箱,但关税牌的有效性已被框定,短时间内极端加税手法或不再出现。

4月11日,白宫表示125%是对等关税,连同早前因芬太尼问题加征的20%关税,美国对华总关税是145%。另外对于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也由90%上调至120%。(REUTERS/Nathan Howard)

不过,此次会谈并未涉及取消美国于今年2月及3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实施的20%关税。对此,吴心伯认为,关于芬太尼的问题,双方有望透过相应对话机制来解决。在拜登政府时期,双方曾成立禁毒工作小组,成效显著。未来中美有望重启合作,为协商取消关税创造政策空间。

此外,针对中美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双方将在中美两国或第三国持续进行协调,必要时展开工作层级磋商。刁大明指出,中美双方在平等对话协商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为未来继续化解分歧、深入合作创造了条件,“协商机制有助于避免中美经贸关系的漂流”。

吴心伯亦认为,这一机制“体现出中国始终倡导的对话协商原则”,未来双方应“秉持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精神,化解经贸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