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分裂恐重塑全球供应链 学者:中美或进入“半球化”时代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针对中美科技脱钩风险日增,内地学者建议北京应提前应对“平行价值链”的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以降低美国长期经济压制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升近日在北京一场活动中表示,中国要认清技术与标准脱钩背后的产业链变化趋势,并主张加强自主创新与国际产业合作。
秦升指出,美国所掌握的高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小,那么高技术产业所贡献的附加值、应用的范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来越小。秦升分析,当前美国在创新节奏上已经慢于竞争对手,而中国则持续扩大中高技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尽管如此,秦升强调,美国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并借助其在“技术-经济-军事”三位一体的实力,试图扭转其相对实力下滑的趋势。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对外政策即体现了这种战略取向。
对于中国应对策略,秦升认为应采取“换赛道”方式突破技术封锁。他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说明,如果中国还是在燃油车领域和西方国家竞争,比亚迪等企业不可能崛起,“发展电动车就是成功的换道策略”。
此外,秦升也特别提到,中国必须强化对自主技术的政策支持,例如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如果官方不支持,仅仅依靠市场,那么很有可能竞争不过成熟的西方系统。
另在经济与产业应对方面,秦升建议中国要“做好应对平行价值链的准备”,并指出有学者亦称之为“半球化”,其核心观点是“一旦技术上和标准上分道扬镳,那么产业上肯定形成不同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而目前很多产业都在做这样的准备”。
最后,针对特朗普时代“全球树敌”的对外战略,秦升指出,中国应加强与欧洲、东亚、拉美等区域国家的产业合作,争取和这些国家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减少特朗普政策对中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