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特朗普签署深海采矿令救急 专家指难解美国稀土依赖困局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深海关键矿物的勘探与开采。对此,美国前助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普罗德曼称,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让美国政府慌了,而美国的军工企业稀土储备仅仅能够支撑数月时间。外界亦关注,推动深海矿物勘探开采能否缓解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问题,抑或只是“死马当活马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分析指出:“从用途来讲,现在稀土主要用于军工、发动机,包括化工、半导体的一些领域,当然它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甚至像农业、医疗这些领域都是有应用的,所以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关键资源。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稀土本身是比较侧重运用于具有高端技术或者关键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数据,大概2021年到2023年,美国稀土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大概95%需要进口;到2024年美国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自己加大投资,现在大概80%需要从国外进口,其中它对中国的依赖度非常高,其中70%进口需要来自中国。”

他指出,尽管美方尝试增加其他来源国的进口或寻求多国合作,但短期内难以彻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所以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对特朗普来讲也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在美中打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为防止稀土供应被“卡脖子”,正在千方百计扩大稀土进口来源。图为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Getty Images)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重点在最终用途管理

针对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表示:“我们加强管制,是随着国际经贸斗争的形势发展采取的必要措施,但是出口管制在大部份情况下是许可管理,除了对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中的那些实体原则上是禁止出口的,对其他的一些情况大部份都是申领许可证进行出口,所以我们下一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所谓‘最终用途’‘最终用户’的管理。比如说它领到了许可证、出口到了某一个国家,那么它就要遵守承诺,不要把这个东西掺和在别的东西里做成产品,又卖到美国去了,这样就有可能违反‘最终用途’‘最终用户’的管理要求,这个方面是我们需要加强管理的。”

崔凡亦强调,除产品管理外,稀土提炼技术出口亦需严格遵循规范,“我们还要着眼于维护和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也不能把搞得太扩大了,遵循必要性的原则。相比于美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到中国企业1036家,我们列入到管控名单里的连零头都没有。”因此,国家还是需要鼓励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在执行政策时,也要讲究便利。

随着此前中美贸易战逐步升温,稀土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始引起大众关注,美国等西方国家尤其希望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Getty)

美欧贸易谈判受阻 结构性矛盾难解

至于特朗普是否可能在90天期限内推动与更多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分析认为可能性不大。

他指出:“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要看特朗普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间的谈判进度,以欧盟为例,双方的谈判是非常难的。首先特朗普他夸大了,说欧盟占了美国的便宜占了3500亿,其实他是故意把这个东西放得很大。按照欧盟2024年的统计,欧盟到美国的贸易顺差大概只有1980亿欧元,所以欧盟本身很反感他漫天要价的态度。”

王晋斌进一步指出,美欧谈判的主要障碍在于双方存在结构性矛盾,尤其在数字经济、汽车与制造业领域,分歧颇大,“最终结果一定是在反制措施力度和欧盟的战略贸易自主两方面做权衡,这个平衡不是一天能够达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