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常委王守睿:2024年香港在深圳投资企业新增近5900家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前海合作区成立15周年。4月23日,深圳市委常委王守睿在“机遇湾区”主题访谈活动介绍会上表示,去年香港在深投资企业新增近5900家;持续推进市场准入、标准规则、专业资格等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去年5家券商机构入选全国首批“跨境理财通”试点,“港澳药械通”试点目录扩大至59种。

深圳前海为港青提供“港青驿站”,最长可免费居住1个月作为过渡性住房。(南方都市报)

王守睿强调,未来将紧紧围绕“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认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面向“十五五”以及更长时期的前瞻布局,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努力为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湾区作出深圳、前海更大贡献。

王守睿指出,去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前海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总定位,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他又提到,去年系统提升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

一连7天的主题采访活动以深圳为首站,其后会到香港、澳门和珠海,来自内地和港澳近30家传媒、过百名记者,将采访政府官员、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等,了解大湾区最新发展情况。

王守睿:企业在深圳三天之内就能做出新产品

王守睿指出,2024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增11.4%,积体电路、工业机器人、智慧手表和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4.8%,24.1%和23.4%,“依靠链条完整的产业创新,在深圳一天之内就可以找齐上下游,三天之内就能做出新产品来”。

王守睿表示,以华为、腾讯、比亚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此深耕发展,正是其营造的创新环境、凝聚的创新力量、打造的应用场景,共同勾勒出深圳的创新图景。

比亚迪深圳号。(网上图片)

王守睿指出,深圳拥有各类创新载体超过4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2024年深圳全社会的研发投入2,236.6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8.9%,连续9年维持两位数的成长。

王守睿表示,前海合作区将聚焦于现代服务业主业,协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品质发展示范地。依托香港现代服务业优势,连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率的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湾区经济以及海洋经济。

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管辖涉外、涉港澳台的跨省份商业民事案件。(郑秋玲摄)

王守睿介绍,2024年前海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84.4亿元,年增7.5%,占GDP的比重达到63%,其中金融业、新型资讯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增速都超过10%。

他更指出,去年,前海二、三产业比例约24:7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拥有独角兽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30家,可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这里有一组资料,较能反映前海的发展状态。

王守睿强调,深圳真金白银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已落地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转化平台,其他一批大学也正在对接之中。

2024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增长10.1%,进出口总额实现7066.5亿元、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增长7.4%,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前海合作区成立15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10年以来,始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总定位,聚焦改革开放创新主责、现代服务业主业、深港合作主线,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