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非核氢弹曝光!热烧2秒、地下打击...锁定台北城市战?
中国军事科技再传突破,近日成功试爆一款新型非核氢弹,具备超过摄氏1000度的高温火球,燃烧时间可达2秒以上,被视为针对城市战与地下目标定向打击的利器,可对高楼密集、地下设施众多的城市构成潜在威胁。
有媒体4月20日报道,这项武器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5研究所开发,发表于中文期刊《弹箭与制导学报》。研究指出,这款新型炸弹主要成分为氢化镁(magnesium hydride),重量仅2公斤,启动时震波会将材料粉碎为微米级颗粒,释放氢气并引发燃烧,形成高温火球。研究指出,该火球温度超过摄氏1000度,持续时间比等量三硝基甲苯(TNT)炸药长达15倍,可对特定目标产生更严重热损害。
研究人员表示,这款武器的军事应用主要在于“大范围热能打击与精准摧毁目标”,其可控的连锁反应机制是技术关键。该武器具备类似温压武器(thermobaric weapon)特性,能释放高热与持续震波,对掩体与室内目标具高杀伤力。
报道指出,类似的武器曾由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部署,包括TOS-1温压火箭系统。分析认为,若中国大陆对台发动攻击并进入城市战阶段,此类武器可能被用以摧毁建筑物内部的防御与人员,消耗空气并造成内伤,进一步削弱守军士气与持久力。
针对中国大陆可能的城市战策略,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政策分析师李思乐(Sale Lilly)曾在2022年出版的《跨越台湾海峡》(Crossing the Strait)一书中指出,中国大陆在城市作战上奉行“瓷器店里打老鼠”的策略,即在最大程度保留城市结构下进行残酷压制。李思乐认为,诸如台北等城市庞大的地下空间,如停车场、商场与捷运系统,将扩大城市战的战场纵深。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军事专家认为,若台湾需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自我防卫,台北的城市地形将成为有利的堡垒。街道与地下空间将提供天然掩体,进攻方若欲推进,则需付出大量人力与时间代价,而火力打击所造成的瓦砾反而可能成为新的防线。
这枚新型非核氢弹的曝光,再度引发外界对两岸城市战可能性的讨论。随著中国军事科技加速发展,未来城市战场的形态与战术选项,亦将面临更复杂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