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中国周边要打造“稳定岛” 才能稳住中美对抗大局
中共中央召开首届“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8日出访越南、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引发各界对中国周边外交转向的关注。针对当前中美对抗升温与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接受陆媒《观察者网》专访指出,中国必须“把周边打造成稳定岛”,以自身确定性对抗外部不确定性,在贸易战与地缘压力交织中稳住战略态势。
金灿荣在专访中指出,这次周边工作会议是在“美国肆意发动关税战、导致全球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召开,会议规格高,释放出中国将提升周边工作的战略定位。“从常识出发,周边关系始终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当大国关系陷入僵局,尤其是中美进入对抗阶段,周边关系的重要性上升得最为明显。”
他认为,当前全球大变局加速演进,从俄乌战争、中东动荡、到中美科技与经贸脱钩,中国应发挥“定海神针”作用,强化周边稳定。“虽然中国周边环境是所有大国中最复杂的,但我们仍可将其建设为稳定的‘战略后院’,成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支撑。”
对于习近平此次出访三国,金灿荣指出,越南在政治体制与中国相近,柬埔寨则是传统友邦,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也是巩固与东盟合作的关键节点。“元首外交对中国外交起到了带动作用,这正是将周边战略落实到位的体现。”
谈及应对特朗普对华新一轮关税攻势,金灿荣直言,这场贸易战的实质,是美国针对中国的经济围堵,即使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妥协,也难以避免被针对。中国只能选择坚决反击,守住底线。
金灿荣强调,中国对美出口约占GDP的4%,若中美贸易完全中断,需透过三方面因应:扩大内需市场、加快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与美国展开关税豁免谈判。“我们要从中美冲突中逼出改革动力,推动内循环、促进消费升级,把坏事变成好事。”
同时,金灿荣建议,中国应抓住当前美国对多国加征10%基础关税的机会,推动在政治稳定国家发行人民币债券,借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与支付结算系统。
在区域安全层面,金灿荣突出支持“亚洲价值观”与“亚洲安全模式”,认为这是外交层面的解决路径,进一步强调主张和平、合作与协商。金灿荣认为,亚洲国家面对共同挑战,需要以区域共识为基础构建安全模式,避免域外势力干预。
金灿荣直言,中国现阶段虽已进入“富起来、强起来”阶段,但与美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特别在人均GDP、软实力与全球治理经验上,呼吁未来应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提高国内消费能力与民生保障,转型为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
最后,在周边外交具体推进上,金灿荣建议聚焦三个方向:一是深化RCEP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与次区域平台建设;二是加强科技与人员交流,提升民意基础;三是在信任基础上展开军事合作,但不建立军事同盟。
针对部分周边国家在中美贸易对抗中采取中立或摇摆立场,金灿荣指出,中国不应幻想这些国家会与中国站在同一阵线,“我们要从常识出发,明白大多数国家会选择自身利益”,因此,中国应加快构建自身经济、科技与制度优势,才能吸引更多周边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