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强冷空气肆虐全国多地 北京首都机场取消航班413架次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预计周五至周六(11至12日)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中央气象台周六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和沙尘暴蓝色预警,四预警齐发。而由于强冷空气影响中东大部地区,多地航班受影响,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已取消航班413架次。专家提醒,这次风力这么强,是由于这次冷空气势力比较强,而且风间升温也特别明显,所以冷暖空气对峙的强度比一般的冷空气活动要更剧烈,风的强度要比一般的冷空气过程更强。
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官方微博消息,周六,首都机场全天计划起降航班1202架次,运送旅客12.9万人次。截至上午9时,已执行192架次,取消413架次(含提前调减)。目前首都机场运行平稳。
中央气象台预计,周六8时至周日(13日)8时,东北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等地有5~6级大风,内蒙古、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黄淮等地有6~8级大风,阵风9~11级,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2~13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渤海南部、渤海海峡、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3级。
周日8时至14日8时,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淮及东北地区北部和西部等地有5~7级大风,阵风8~9级,其中,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0~11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预计周六8时至13日8时,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江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江南东南部、华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江西南部、广东中部和北部、海南岛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达60毫米以上。
预计周六8时至周日8时,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和东部、辽宁东北部、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内蒙古东部、吉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雪(20~28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15厘米,局地可超过20厘米。
预计周六8时至周日8时,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陜西中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四川盆地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等地局部有沙尘暴。
其中,河南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监测显示,周五6时至12日6时,河南省大部出现8到10级阵风,部分县市11到13级,最大风力达15级,40个国家站最大风速达到或突破4月历史同期极值。预计周六强风将持续,全省阵风8到10级,中西部、北部局地达11到12级,并伴有浮尘或扬沙;13日仍有8到10级阵风。
受极端大风天气影响,预计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以及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机场有西北大风,航班起降过程中有颠簸和风切变,部分时段还会有侧风超标的情况。其中首都机场周六8时到22时最大阵风10到11级,大兴机场20时前最大阵风9到10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这次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跟近期活动的一股较强冷空气相关,风力之所以这么强,是由于这次冷空气势力比较强,而且风间升温也特别明显,所以它的冷暖空气对峙的强度比一般的冷空气活动要更剧烈,风的强度要比一般的冷空气过程更强。每年春季都是大风活跃的季节,冷暖空气剧烈交汇时,就容易出现一些较大的气压梯度,从而产生强风天气。
他提到,大家听到13级阵风都以为能感受到这种13级阵风的威力,但实际上这种强风,往往只会出现在山区,比如峡谷、山口,当然像城市里的两栋高楼之间间隙这种地方有一些狭管效应,容易导致阵风的增强。所以特别极端的风往往只会在山区出现,在平原地区或者在城区,风力可能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强。这次大风过程,城区预计阵风强度9级至11级左右。
马学款进一步称,周六白天,整个北京地区的风力会有明显增强,因为在白天的时段,由于热力作用,因为空中的风力很强,在湍流的作用下会有一些动量的下传,所以白天的风力会比较大。城区会出现平均6级至7级大风,阵风风力10级左右,对公众来讲,建议在强风活跃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在室外,要尽快寻找一个避风场所,进入室内。如迫不得已在室外,要尽量远离一些广告牌或者简易的搭建物,另外在高层建筑下也不要长时间逗留,如果必须通过,建议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包或衣物等这些物体,对头部进行遮挡,快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