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专家:中国应加大多元化外贸战略 推动强劲内需市场
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中方立即反击,而中方反击又再次引来特朗普威胁,表示将对中国再加征50%关税。
对于美国行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应加大力度实施多元化外贸战略,推进贸易网络建设;同时做大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强劲内需市场是根本。
央视《新闻1+1》节目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针对“面对美国关税,中国要如何帮助外贸企业减少”时表示,目前中国面临著非常严峻的外部形势。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当中。企业作为产供链重要一环面临著来自外部的直接、间接冲击。很多企业是进口资源的企业,也是出口企业。对于他们中国未来要在整个产供链体系方面,更大力度支持中间品贸易,来降低中间品贸易的成本。
从中长期角度来讲,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多边、双边自贸体系,包括一些贸易协定,来更大力度提高竞争力,削减贸易壁垒和成本。比如已经推进的RCEP,相关企业包括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规则和一系列贸易的优惠措施,来降低成本,来排除现在贸易壁垒的干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更大力度实施多元化的外贸战略,特别是应该更大力度推进贸易网络的建设。比如与更多国家去商签多边、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包括零关税来降低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短期和长期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冲突和矛盾。
张茉楠强调,应对美国“关税战”,做大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强劲内需市场是根本。
她指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时代,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而开放的市场更为稀缺。美国之所以能够挥舞关税大棒,也恰恰就是利用他本土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能够让其他国家在对美的投资和贸易当中处于劣势。而对中国来说,未来培育中国的统一大市场和更强劲增长的内需市场,是应对关税战和贸易保护的根本。让中国的内需和市场资源焕发出更多活力,通过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吸引全球更高端的要素和资源。
张茉楠表示,中国的内需也是其他国家的外需,中国通过推动强大的内需市场和内需战略,实际上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增长动能和源泉。未来中国更应该围绕市场准入等方面,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能让中国的营商环境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大的吸引力和未来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