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DeepSeek首次用于国际救援 7小时开发中缅英互译系统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中部(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驻缅甸使馆表示,前方救援在使用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

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救援。(影片截图)
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救援。(影片截图)

《央视新闻》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国驻缅甸使馆称,在救援工作中使用了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该系统由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的语言服务支持团队,在短短七小时内利用DeepSeek开发完成。至今缅甸已有700余人持续使用该平台,这也是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

系统发开者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韩林涛表示,传统的机器翻译依赖的是本地的知识库,但如果遇到专业的场景,实际上很难做到精准翻译。依赖大模型,融合了术语和已有的知识库,会比传统的机器翻译质量高很多,更满足救援队的需求。

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救援。(影片截图)
互译网站上线地图功能。(影片截图)
互译网站上线语音翻译功能。(影片截图)

据了解,“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急管理部等部委指导成立的公益联盟组织,主要任务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及国家其他领域重要工作中急需克服的语言障碍,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手语、盲文、外国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语言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