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0岁国企总经理受贿232万获刑 曾以借贷伪装自己“不富裕”
出生于1995年1月的闫科翰,从大学毕业到国企董事长,仅仅用了6年时间,但他却从年轻有为的培养对象堕落成贪污腐败分子,一度通过贷款来掩盖受贿,将自己伪装成“不富裕”的模样,最终因受贿罪获刑四年十个月。周四(3月27日),“廉洁四川”发文披露了闫科翰的贪腐细节,身处铁窗高墙内的他表示忏悔,并称无法兑现与女朋友的婚约。
闫科翰1995年1月出生于四川德阳,2017年6月参加工作,曾任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助理、新都区香城新材料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23年9月,闫科翰因涉嫌严重违法,接受新都区监委监察调查;2024年1月,闫科翰因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涉嫌受贿犯罪,被开除公职;2024年5月,闫科翰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闫科翰应聘到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初入职场的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很快得到公司认可,并被任命为投融资部法务专员,负责公司融资业务的融资方案审核,一些重大项目更是让他作为评审专家、技术顾问参与决策咨询。“情商和智商都很在线,年轻能吃苦,脑袋又灵活,领导都很喜欢他”是同事对他最多的评价。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短短3年时间,25岁的闫科翰就完成了从法务专员到政策法务科副科长,再到投融资部副部长的任职经历。闫科翰27岁时,更是被提拔至香城新材料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的重要岗位。不过面对动辄上亿元的项目和过千万的利润,开始让闫科翰觉得自己收入微薄而又寒酸,心态逐渐失衡。
闫科翰在忏悔书中写到,“这一路走来都那么顺畅,感觉自己的前途非常光明,内心的骄傲自满情绪也在增加。”
2017年,某融资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某、谢某赴香城公司对接融资业务,闫科翰作为法务专员负责审查双方框架协议及融资项目协议。袁某等人为了“顺利”推进业务,提出按融资总额千分之一(35万元人民币)的比例送予好处费,闫科翰自此沉迷权力变现,与商人老板做起“生意”,在审查双方框架协议及融资项目协议上大开方便之门,妄想赚得盆满钵满。
谈到第一次收钱的场景,闫科翰回忆,“我当时正在办公,融资方来找我,随后便给了我一个鼓鼓的双肩包,我的感觉是惊讶,不知道怎么去应对,稀里糊涂地就拿着了。”第一次“成功经历”成了闫科翰思想上的溃坝,“后期就不拒绝了,你给我多我也要,给我少我也接,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忐忑,后来真是有点麻木了。所以说第一次不能伸手接,这个是很关键的。”
利用投融资业务法规审查、融资方案谈判等职务便利,闫科翰先后帮助袁某等人实际控制的融资中介机构与香城公司完成了10个融资项目。经查,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闫科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11次收受融资中介机构好处费合共232万元人民币。
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闫科翰的欲望日益膨胀,但党纪国法的严厉又让他心生畏惧。身为法科生的闫科翰为规避风险给自己定了一套“标准”,“收钱只收现金,如果数额大,就分多次收取,而且绝不能存入银行。”他还借有消费贷,以此来伪装,展现生活不富裕。
“以前收的钱就像绑在身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生怕组织哪天找上门来。”被查后闫科翰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在忏悔录中写到,“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如果第一次我就主动拒绝,也许我的人生不会有如此下场,自己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闫科翰也忏悔到,“我收的这些钱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没有踏破红线,我会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同事的榜样。现在却让父母活在闲言碎语中,跟女朋友的婚约也无法兑现,真正的人财两空。我今年才30岁,不敢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