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后首夜:中文老师带孩子家门口打地铺 华商免费提供食物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北部地区发生7.9级地震,震央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发生后,多名当地的华人向陆媒讲述了他们的经历,有中文老师更表示由于害怕余震,他带孩子在门口打地铺。但也有中国游客被当地人的友善和乐观感动,并指未出现抢物资或哄擡物价的现象,另有华人餐厅老板免费为灾民提供食物,展现人间有情。

来自中国的玉石商人郭先生在一个半月以前来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从事翡翠贸易,当地有缅甸最大的翡翠集散市场,吸引不少华商。郭先生和同伴住进了一个5层宾馆,每月租金约合3000元人民币。

地震时,他和朋友在外游玩,虽然震感强烈,但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可回到宾馆后,他却发现楼体已经倒塌。郭先生的另外两名还在宾馆内的同伴成功从二楼窗户跳出,但楼内还有人被埋,他们无法救援,只能过去送水和食物。

另外,他担心自己在宾馆的护照和衣物无法取出。当记者深夜联系他时,他和同伴正在路边休息。当地开饭店的老乡给他们发了草席,成了他们的临时床铺,但缺乏蚊帐下,蚊虫叮咬让他们难以安眠,“两只手都是被咬的包”。

郭先生所住的宾馆倒塌。(红星新闻)

在当地已13年、任职中文老师的杨先生表示,这是他在缅甸经历过的最大地震。他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宿舍午休,震感极为强烈,他起初想躲进卫生间,但经考虑还是决定跑下楼,期间发现楼道很多柜子都倒下,学生们也都一起逃命。

他家有两孩正在上学,于是跑下楼后立即前往学校接回孩子,沿途看到了很多倒塌的房屋。虽然他的房子没有倒塌,只是底楼客厅正中凹陷了几公分,但由于担心余震,他不敢回家睡觉,而是选择在家门口打地铺过夜。另外,杨先生的家停水停电,通讯也不稳定,但他表示缅甸当地的电力供应本来就比较紧张,对于断电的情况已经习惯。

曼德勒街头处处可见倒塌的楼房。(红星新闻)

而18岁的学生小王正读高三,从小在曼德勒长大,地震期间正在补习班的她马上躲在桌子下面,待稳定后就跑下楼。她表示楼上的楼梯有一部分塌了下来,但是自己在二楼,下楼的楼梯没塌,可以正常走,楼上的人只能从塌的地方跳下来。

尽管家中仅有轻微损坏,但已经断电,只有发电机可以使用。她和家人仍感到不安,决定在马路边休息。她并提到曼德勒许多自建房在地震中倒塌,这些楼房基本都是2至4层,但也有部分公寓类的高楼,而倒塌较为严重的还是那些建筑年限较老的自建房。

在地震前两天抵达曼德勒的中国游客小李,地震发生时他正于乌本桥附近游玩。当时地面和路旁的树在摇晃,寺庙的围墙和顶部有倒塌,行人紧张地蹲在路边,更有房屋完全垮塌。他的青年旅社因震动而无法居住,旅社将住客转移到郊区的民房,“晚上就只能熬了,如果想睡的话就只能席地而睡,不想睡的话就熬到明天早上出太阳”。

小李拍下当地灾情。(红星新闻)

不过,当地人的友善和乐观,给小李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遇到有电的商店,老板都很乐意帮忙给他的手机充电;青旅的本地人会与其他外国游客围著蜡烛唱歌,以乐观态度应对天灾;他和朋友坐在安置点门口的地上吃东西,当地人见状会给他们拿了椅子和小桌子等。

当地人的友善和乐观,给小李留下深刻印象。图为青旅的本地人会与其他外国游客围著蜡烛唱歌。(红星新闻)

他还感受到市场物资充足,且当地人未出现抢物资或涨价现象,“出租车和吃的都和平时的价格差不多,挺井然有序的”。

另在曼德勒,许多华人自发提供帮助,餐厅免费为受灾民众提供餐食。餐馆老板黄先生表示,看到很多人没地方吃饭,他就想著免费给大家提供便饭,“都是中国人在外面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