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浙江高学历者、医疗人员接种意愿低 副作用为主要顾虑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内地正开展全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工作,截至本月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052万剂次。不过,《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上周四(18日)在网上首发的《浙江省医疗卫生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下称《调查》)论文,指出女性、高学历者和医疗人员的接种意愿低,并以担心疫苗的副作用为主要顾虑。

科兴疫苗制造过程。(新华社)

《调查》由中国疾控中心和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作为通信作者之一位列名其中。文章指出,在756名医疗卫生人员中,他们对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和上市后使用的接种意愿分别为42.46%和27.65%,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中新冠疫苗约90%的接种意愿,建议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以解决医疗卫生人员对疫苗犹豫和不推荐问题。

文章指出,紧急使用比上市后使用的接种意愿高,是由于前者为政府组织,后者为自愿选择,政府在疫苗接种推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赞同和非常赞同“如果国家推荐接种,相信接种是有益的”分别占30.66%和60.77 %。

科兴疫苗制造过程。(新华社)

对于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调查对象而言,以“如果国家推荐接种,相信接种是有益的”的选择最多,占91.43%,其余依次为“可以保护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非常有效”、“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

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中,女性、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和医疗人员的接种意愿低。作者分析认为,接种意愿与高学历人士接受的社交网络信息更多、对疫苗有效性和副作用顾虑更多有关。另外,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种,作者认为与男性在紧急使用条件下更可能参与前线救治和防控有关。

在不愿意接种的人群中,以“担心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为主要顾虑,占57.69%,其余依次为“怀疑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当地已无新冠病例,不需接种疫苗”、“新冠疫苗需收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疫苗不方便”。

同时,医疗卫生人员的年龄愈大,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愈高。作者指出,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罹患新冠肺炎和病死的比率相对较高,因此该共识会在老年人群中造成较大的担忧。

调查于去年9月至10月以网上发布问卷的方式收集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信息,756名调查对象是来自浙江省、市、县级的医疗和疾控工作人员,当中医疗、疾控人员分别占69.58%、30.42%;男女性别比为1:2.02;18-30岁、31-40 岁、41-50 岁、≥51 岁分别占24.73%、36.11%、27.12%、12.04%;超过七成来自市区或城郊,不到三成来自乡村;中专及以下、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分别占3.31%、77.78%、18.91%。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