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至少44名日本学者参与中国“千人计划”
继美国限制中国招揽人才的“千人计划”之后,日本也似乎加强了对这项计划的调查。日本媒体报道称,至少有44名日籍研究人员参与“千人计划”,日本政府为防止关键经济与安保技术外流,检讨加强规管。
《读卖新闻》2021年1月1日报道称,参与“千人计划”的日籍研究人员中,部分人从日本政府领取高额研究经费后,再前往与中国军队有关的大学研究。
日本政府将要求接受政府资金的研究人员,公开海外相关活动。报道指出,其中13人过去10年获得日本政府资助,总研究经费约45亿日圆。
共同社也曾于10月20日报道称,在中国沿海地区某大学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名日本男子在网上被批评参与中国武器研究、被日本网友当作间谍。他表示“遭到无端指责,精神上很痛苦”。另一名在北京某大学从事研究的日本学者称自己“甚至被日本的亲属当成‘卖国贼’”。
二人均否定为中国军事研究提供合作,强调“研究成果全部写进论文并公开”,并指出“在保密性很高的军事研究方面,雇用外国人对中国政府而言并无好处”、“网上没有明确根据的讨论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会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
据分析,日本自民党税制调查会长甘利明在博客发文称,该学术会议为中国的千人计划提供合作,其研究成果有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
共同社评论说,随着日本削减研究预算,大学等就业岗位减少,很多学者前往海外。担忧日本人理科研究生减少的声音也十分强烈,普遍认为“日本的基础研究处于危机状况”。
今年4月份,中国实施已久的千人计划突然消失,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项名为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曾由中共组织部等机构设立于2008年,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曾有中国学者透露,“千人计划”一词确实较为敏感,为了保护华人科学家,在一些场合的用词曾使用“国家特聘专家”,但截至目前,均已消失。
多维新闻曾在《迫于美方压力 中国“千人计划”悄然终结》一文中指出,“千人计划”并无太多可供指摘之处,吸引优秀人才为己所用在国际层面是一种常见的国家政策。中国的“千人计划”展现了一种开放式发展的姿态。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之所以成为现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涌入和贡献。
只是随著两国关系趋于紧张,战略博弈加剧,特别是美国“保守主义”擡头,对中国的疑心和警惕明显增强,使得本来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的人才和知识也在面临愈来愈多的障碍。